一度著蛇咬,怕見斷井索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一次被蛇咬了,看見井邊斷了的繩子也害怕。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頭,以后碰到類似的情況也會害怕。
出處宋·釋普濟《五燈會元·龍門遠禪師法嗣》:“趙州道:‘無意者如何?’師曰:‘一度著蛇咬,怕見斷井索。’”
基礎信息
拼音yī dù zhāo shé yǎo,pà jiàn duàn jǐng suǒ
注音一 ㄉㄨˋ ㄓㄠ ㄕㄜˊ 一ㄠˇ,ㄆㄚˋ ㄐ一ㄢˋ ㄉㄨㄢˋ ㄐ一ㄥˇ ㄙㄨㄛˇ
感情一度著蛇咬,怕見斷井索是貶義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、分句;用于處事。
近義詞一朝被蛇咬,三年怕井繩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豆萁燃豆(意思解釋)
- 難言之隱(意思解釋)
- 婦人醇酒(意思解釋)
- 物盡其用(意思解釋)
- 裾馬襟牛(意思解釋)
- 著手回春(意思解釋)
- 普天同慶(意思解釋)
- 年少無知(意思解釋)
- 頓挫抑揚(意思解釋)
- 龍騰虎躍(意思解釋)
- 今來古往(意思解釋)
- 取而代之(意思解釋)
- 性急口快(意思解釋)
- 以毒攻毒(意思解釋)
- 生拉硬扯(意思解釋)
- 凹凸不平(意思解釋)
- 定國安邦(意思解釋)
- 大腹便便(意思解釋)
- 美人遲暮(意思解釋)
- 香火姻緣(意思解釋)
- 古往今來(意思解釋)
- 古里古怪(意思解釋)
- 忙不擇價(意思解釋)
- 念茲在茲(意思解釋)
- 善善惡惡(意思解釋)
- 裊裊婷婷(意思解釋)
- 生知安行(意思解釋)
- 千家萬戶(意思解釋)
※ 一度著蛇咬,怕見斷井索的意思解釋、一度著蛇咬,怕見斷井索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窮年累世 | 形容時間長久。 |
吸血鬼 | 榨取他人血汗、劫取他人錢財、思想或者其他資源的人。 |
望風撲影 | 比喻做事沒有把握,沒有目標。也比喻毫無根據(jù)地盲目尋求。 |
門當戶對 | 門、戶:代指整個家庭的社會地位、經(jīng)濟狀況和家庭成員的文化程度等;當:相稱;對:合適;對等。舊指男女雙方家族的社會政治地位和經(jīng)濟狀況不相上下;適宜通婚結親。現(xiàn)泛指人與人的身份相等;物與物的對稱適合等。 |
信及豚魚 | 及:達到;豚:小豬。信用及于小豬和魚那樣微賤的東西。比喻信用非常好。 |
胸有成竹 | 原指畫竹子在動筆之前腦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。現(xiàn)比喻做事情動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;有打算或有把握。成:完全的。 |
哀而不傷 | 哀:悲哀;傷:傷害;妨害;悲痛過分。①感情適度;悲哀而不過度傷心。后用來形容詩歌;音樂等含優(yōu)雅哀調;卻又感情適度而不過分;具有中和美。②比喻言行適度或無傷大雅。 |
暮史朝經(jīng) | 經(jīng):指儒家經(jīng)典。晚上讀史書,早晨讀經(jīng)書。形容勤奮好學。 |
掉以輕心 | 掉:原意為搖擺;現(xiàn)只表示一種動作;無實義;輕心:漫不經(jīng)心。對事情采取輕率的漫不經(jīng)心的態(tài)度;不認真當回事。 |
三長兩短 | 比喻意外的災禍或事故;現(xiàn)多指 亡。 |
咄咄逼人 | ①氣勢洶洶;盛氣凌人;言語或神態(tài)中有一種威脅逼人的氣勢。咄咄:表示驚奇的聲音。②形容本領趕上或超過別人;令人驚詫。 |
算盡錙銖 | 算:計算;錙銖:舊制1兩=4錙,1兩=24銖,比喻極其微小的數(shù)量。極微小的數(shù)量也要算。指苛斂錢財。 |
萬無一失 | 指絕對不會出差錯。萬:形容很多;失:差錯。 |
慷慨悲歌 | 情緒激昂地唱歌,以抒發(fā)悲壯的胸懷。 |
火燭銀花 | 猶火樹銀花。形容張燈結彩或大放焰火的燦爛夜景。 |
正人君子 | 舊時指正直;有道德的人物。現(xiàn)多用來諷刺假裝正經(jīng)的人。 |
室徒四壁 | 猶言室內空無一物。喻貧窮。 |
互通有無 | 相互間拿自己多余的東西去調換自己所缺少的東西。 |
融會貫通 | 融會:融合領會;貫通:透徹理解。指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合貫穿在一起;從而取得對事理全面透徹的理解。 |
心曠神怡 | 心境開闊;精神愉快。曠:空闊;怡:愉快。 |
熟能生巧 | 巧:技巧。熟練了;就能找到竅門。 |
將奪固與 | 要想得到,必先給予。固,同“姑”。 |
風情月意 | 指男女相互愛戀的情思。同“風情月思”。 |
龍馭上賓 | 亦作“龍御上賓”。《史記·封禪書》:“黃帝采首山銅,鑄鼎于荊山下。鼎既成,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。黃帝上騎,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,龍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龍馭上賓”為皇帝之 的諱飾語。意為乘龍升天,為天帝之賓。 |
舉止嫻雅 | 嫻:文雅。形容女子的姿態(tài)和風度嫻靜文雅。 |
起 回生 | 把快要 的人救活。形容醫(yī)術高明。也指將沒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來。 |
散言碎語 | 猶言閑言碎語。 |
綿里藏針 | 綿絮里邊藏著針。比喻外表溫柔;內心尖刻厲害;也比喻柔中有剛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