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阿倒持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倒拿著劍,把劍柄給別人。比喻把大權交給別人,自己反受其害。
出處宋·秦觀《李訓論》:“自德宗懲北軍之變,以左右神策、天威等軍分委宦官主之,由是太阿倒持,不復可取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tài ē dào chí
注音ㄊㄞˋ ㄜ ㄉㄠˋ ㄔˊ
感情泰阿倒持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指使自己被動。
近義詞太阿倒持
英語give one's supreme power to one's opponent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將在軍,君命有所不受(意思解釋)
- 堅強不屈(意思解釋)
- 師心自是(意思解釋)
- 金光閃閃(意思解釋)
- 拭目以待(意思解釋)
- 辭簡意足(意思解釋)
- 春山如笑(意思解釋)
- 角巾素服(意思解釋)
- 穩操勝券(意思解釋)
- 供不應求(意思解釋)
- 忠臣不事二君,貞女不更二夫(意思解釋)
- 昂藏七尺(意思解釋)
- 敗俗傷風(意思解釋)
- 春冰虎尾(意思解釋)
- 信以為真(意思解釋)
- 光前啟后(意思解釋)
- 水中撈月(意思解釋)
- 美人遲暮(意思解釋)
- 心上心下(意思解釋)
- 公子哥兒(意思解釋)
- 知往鑒今(意思解釋)
- 以直報怨,以德報德(意思解釋)
- 迫不得已(意思解釋)
- 春寒料峭(意思解釋)
- 輕重緩急(意思解釋)
- 臭名昭著(意思解釋)
- 雷大雨小(意思解釋)
- 無影無蹤(意思解釋)
※ 泰阿倒持的意思解釋、泰阿倒持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胸無大志 | 心里沒有遠大志向。 |
澆風薄俗 | 指社會風氣輕浮庸俗。 |
香銷玉沉 | 香、玉:美女;銷:通“消”,消失。比喻美麗的女子 亡。 |
有去無回 | 只有出去的,沒有回來的。 |
風流才子 | 風度瀟灑,才學出眾的人。 |
寧為雞口,不為牛后 | 牛后:牛的肛門。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,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。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,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。 |
敏而好學 | 敏:聰明。天姿聰明而且喜好學習。 |
來蹤去跡 | 蹤、跡:腳印。來去的蹤跡;指人、物的來歷或事物的前因后果。 |
不費吹灰之力 | 形容事情做起來非常容易,不花一點力氣。 |
同心合力 | 團結一致,共同努力。 |
角巾素服 | |
懸石程書 | 形容勤于政事。 |
吳下阿蒙 | 吳下:現江蘇長江以南;阿蒙:指呂蒙。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。比喻人學識尚淺。 |
大開方便之門 | 給予極大的方便。 |
家無儋石 | 十斗為一石,兩石為一儋。形容家里沒有存糧。比喻家境困難。 |
滿園春色 | 整個園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。比喻欣欣向榮的景象。 |
面有難色 | 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。 |
白首之心 | 老年時的壯志。 |
賢母良妻 | 見“賢妻良母”。 |
聰明反被聰明誤 | 自以為聰明反而被聰明耽誤或妨害了。 |
學而優則仕 | 優:有余力,學習了還有余力,就去做官。后指學習成績優秀然后提拔當官。 |
散帶衡門 | 指退官閑居或過隱居生活。 |
手不釋書 | 猶手不釋卷。 |
勤學苦練 | 認真學習,刻苦訓練。 |
南征北戰,東蕩西 | 征:征戰;蕩:掃蕩。形容轉戰南北,奮勇 敵。 |
愛毛反裘 | 古時穿皮毛衣服,毛的一面向外。比喻不重視根本,輕重倒置。 |
進進出出 | 走進走出,穿進穿出。 |
豁然開朗 | 豁然:開闊敞亮的樣子;開朗:地方開闊;光線充足、明亮。指一下子出現了開闊明亮的境界。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種道理;心情十分舒暢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