勾元提要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提:摘出,提出;提要:摘出綱要。探取精微,摘抉要義。
出處章炳麟《<正學報>緣起·例言》:“故撰錄事跡,詮次法程,鉤元提要,庶有取爾。”
例子劉大年《<范文瀾歷史論文集>序》:“講經學問題的幾篇,勾元提要,內容堅實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gōu yuán tí yào
注音ㄍㄡ ㄩㄢˊ ㄊ一ˊ 一ㄠˋ
感情勾元提要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;指探取精微,摘出綱要。
近義詞鉤玄提要、鉤元提要
英語search into an abstruse subject and indicate the importance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疚心疾首(意思解釋)
- 寧為雞口,無為牛后(意思解釋)
- 響答影隨(意思解釋)
- 離經辨志(意思解釋)
- 取長補短(意思解釋)
- 又紅又專(意思解釋)
- 物腐蟲生(意思解釋)
- 白日見鬼(意思解釋)
- 口快心直(意思解釋)
- 半吊子(意思解釋)
- 救經引足(意思解釋)
- 偶一為之(意思解釋)
- 目不斜視(意思解釋)
- 黃雀銜環(意思解釋)
- 吳下阿蒙(意思解釋)
- 樹欲靜而風不止(意思解釋)
- 將奪固與(意思解釋)
- 錯落有致(意思解釋)
- 皮笑肉不笑(意思解釋)
- 古里古怪(意思解釋)
- 念茲在茲(意思解釋)
- 善善惡惡(意思解釋)
- 地丑德齊(意思解釋)
- 匪夷所思(意思解釋)
- 精明強干(意思解釋)
- 黃鐘毀棄(意思解釋)
- 字斟句酌(意思解釋)
- 避俗趨新(意思解釋)
※ 勾元提要的意思解釋、勾元提要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風言影語 | 捕風捉影的話語。 |
一軌同風 | 車軌相同,風俗一致。比喻國家統一。 |
從俗浮沉 | 順著世俗或浮或沉。指能夠隨著世俗或時勢的變化而變化。 |
反復無常 | 反復;顛過來倒過去;無常:沒有常態。經常變化沒有穩定的狀態。形容變動不定或狡詐多變。 |
前因后果 | 佛教講;先前種什么因;后來就結什么果;指事情發生的起因和它的結果。指事情的全部過程。 |
僧多粥少 | 和尚多,而供和尚喝的粥少。比喻物少人多,不夠分配。 |
鍥而不舍 | 鍥:雕刻;舍:停止。不停地雕刻。比喻做事或學習有恒心。 |
柳暗花明又一村 | 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,后借喻突然出現新的好形勢。 |
德容言功 | 見“德言容功”。 |
名重一時 | 一時期內名聲很大,受到廣泛重視。亦作“名震一時”、“名得當時”、“名噪一時”、“名傾一時”。 |
同心合力 | 團結一致,共同努力。 |
見危致命 | 見“見危授命”。 |
凡事預則立,不預則廢 | 預:預先,指事先作好計劃或準備;立:成就;廢:敗壞。不論做什么事,事先有準備,就能得到成功,不然就會失敗。 |
己溺己饑 | 亦作“己饑己溺”。語出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饑者,由己饑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后因以“己溺己饑”或“己饑己溺”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,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。 |
大張旗鼓 | 大規模地搖旗擂鼓(張:展開;鋪排;旗鼓:古代作戰時傳達軍令的用具)。原形容作成的規模和聲勢大;現泛指做事規模和聲勢很大。 |
絆腳石 | 絆腳的石頭,比喻阻礙前進的東西。 |
水中撈月 | 到水中去撈月亮。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;只能白費力氣。 |
粗服亂頭 | 粗服:粗布衣服;亂頭:蓬頭亂發。形容不講究修飾。 |
拔苗助長 | 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,急于求成,反而壞事。 |
孝子賢孫 |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孫。泛指有孝行的子孫。 |
鉆木取火 | 硬木棒對著木頭摩擦或鉆進去,靠摩擦取火。 |
樹欲靜而風不止 | 樹要靜止,風卻不停地刮著。比喻事物的客觀存在和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。 |
將奪固與 | 要想得到,必先給予。固,同“姑”。 |
時不我待 | 時間不會等待我們。指要抓緊時間。 |
鮮血淋漓 | 淋漓:不停往下滴落的樣子。形容鮮血流淌不止。 |
公子哥兒 | 指富貴人家只講吃喝玩樂,不務正業的子弟。 |
信口開河 | 隨口亂說一氣。指說話沒有根據;不可靠。信口:隨口;開河:指說話時嘴唇張合。 |
運籌帷幄 | 運籌:籌劃;策劃。帷幄:軍中營帳。原指在營帳中謀劃制定作戰的方法策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