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諸四夷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放:放逐;四夷:古代對華夏族以外民族的蔑稱。指放逐到四方邊遠地區。
出處魯迅《對于批評家的希望》:“我所希望的不過愿其有一點常識,例如……出洋留學和‘放諸四夷’的區別,筍和竹的區別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fàng zhū sì yí
注音ㄈㄤˋ ㄓㄨ ㄙˋ 一ˊ
繁體放諸四夷
感情放諸四夷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;指放逐。
近義詞放諸四裔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博通經籍(意思解釋)
- 倒果為因(意思解釋)
- 一視同仁(意思解釋)
- 有膽有識(意思解釋)
- 僧多粥少(意思解釋)
- 不二法門(意思解釋)
- 翩翩起舞(意思解釋)
- 緣慳分淺(意思解釋)
- 炙手可熱(意思解釋)
- 故步不離(意思解釋)
- 吳下阿蒙(意思解釋)
- 羽旄之美(意思解釋)
- 流里流氣(意思解釋)
- 結纓伏劍(意思解釋)
- 白云蒼狗(意思解釋)
- 笑貌聲音(意思解釋)
- 屢試不爽(意思解釋)
- 熱氣騰騰(意思解釋)
- 過門不入(意思解釋)
- 圖窮匕見(意思解釋)
- 雞口牛后(意思解釋)
- 刮目相看(意思解釋)
- 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(意思解釋)
- 雞毛蒜皮(意思解釋)
- 遙遙無期(意思解釋)
- 風卷殘云(意思解釋)
- 鮮為人知(意思解釋)
- 口是心非(意思解釋)
※ 放諸四夷的意思解釋、放諸四夷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燈蛾撲火 | 比喻自己找 。 |
回心轉意 | 回、轉:掉轉、扭轉;心、意:心思。重新考慮;改變原來的想法和態度。 |
人面獸心 | 空有人的外貌;品德卻像獸類。形容品德極壞。 |
靡所底止 | 謂沒有止境。 |
空穴來風 | 穴:洞、孔;來:招致。有了空隙就會招致風吹來。比喻流言乘機傳開來;或比喻消息或傳說不是完全沒有來由。 |
縱橫開合 | 指操縱自如。同“縱橫開闔”。 |
有約在先 | 已經約定好了。指事情的處理方案已事先定好。 |
如臂使指 | 好像手臂指揮手指一樣。比喻指揮、調動得心應手。 |
陳言務去 | 陳舊的言辭一定要去掉。指寫作時務必要去掉陳舊的言辭。 |
膽寒發豎 | 形容恐怖之極。 |
己溺己饑 | 亦作“己饑己溺”。語出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饑者,由己饑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后因以“己溺己饑”或“己饑己溺”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,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。 |
室徒四壁 | 猶言室內空無一物。喻貧窮。 |
黑不溜秋 | 形容黑得很難看。 |
吳下阿蒙 | 吳下:現江蘇長江以南;阿蒙:指呂蒙。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。比喻人學識尚淺。 |
刀耕火種 | 指把草木燒成灰當作肥料;就地挖坑播下種子。指原始的農業耕作技術。也作“火耨刀耕”。 |
進讒害賢 | 讒:讒言,說他人的壞話;賢:賢良,指好人。說壞話,陷害好人。 |
討價還價 | 賣主要價高;買主給價低;雙方要反復爭議。現比喻在進行談判時反復爭議;或接受任務時講條件。 |
國無寧日 | 寧:安寧。國家沒有太平的時候。 |
惡醉強酒 | 強:硬要。怕醉卻又猛喝酒。比喻明知故犯。 |
珍樓寶屋 | 珍奇的樓閣,華麗的房屋。指富麗豪華的建筑物。 |
文治武功 | 政績和戰功。指治理國家和對外用兵都功績顯著。舊時多用為對帝王或重臣的贊譽之詞。 |
風情月意 | 指男女相互愛戀的情思。同“風情月思”。 |
讀書種子 |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后的讀書人。 |
笑貌聲音 | 笑貌:表情;聲音:談吐。指人的言談、態度等。 |
不在話下 | 原多用于舊小說中;表示故事暫告一段落;轉入別的情節。現多指事物輕微;不值得說或事情當然是這樣;用不著說。 |
故態復萌 | 老樣子又重新恢復。指原來的舊習氣和老毛病又重犯了。 |
心服口服 |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。形容真心服氣或認輸。 |
今古奇觀 | 奇觀:奇異的景象。指古今奇怪而少見的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