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忍無親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安心于做殘忍的事情,因而無所謂親人。
出處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隱公四年》:“夫州吁阻兵而安忍。阻兵無眾,安忍無親。眾叛親離,難以濟矣?!?/p>
例子李世績之安忍無親也,置父于竇建德之刃下而不恤。(《讀通鑒論 唐高宗》)
基礎信息
拼音ān rěn wú qīn
注音ㄢ ㄖㄣˇ ㄨˊ ㄑ一ㄣ
繁體安忍無親
感情安忍無親是貶義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、賓語;指人殘忍。
近義詞六親不認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安適如常(意思解釋)
- 隔靴搔癢(意思解釋)
- 著手回春(意思解釋)
- 男女授受不親(意思解釋)
- 二八佳人(意思解釋)
- 鳳毛麟角(意思解釋)
- 同室操戈(意思解釋)
- 頓挫抑揚(意思解釋)
- 推三阻四(意思解釋)
- 毀于一旦(意思解釋)
- 不得而知(意思解釋)
- 無關緊要(意思解釋)
- 春光明媚(意思解釋)
- 通俗易懂(意思解釋)
- 口墜天花(意思解釋)
- 白首之心(意思解釋)
- 孜孜不倦(意思解釋)
- 汲汲顧影(意思解釋)
- 敗德辱行(意思解釋)
- 凌云之志(意思解釋)
- 眾口鑠金,積毀銷骨(意思解釋)
- 心服口服(意思解釋)
- 偶語棄市(意思解釋)
- 進進出出(意思解釋)
- 空手套白狼(意思解釋)
- 臉黃肌瘦(意思解釋)
- 驚心悼膽(意思解釋)
- 飽學之士(意思解釋)
※ 安忍無親的意思解釋、安忍無親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絕長續短 | 絕:截斷。截取長的,補充短的。比喻用長處補短處。 |
胸無大志 | 心里沒有遠大志向。 |
因材施教 | 因:根據;材:資質;施:施加;進行;教:教育。根據學習的人的不同志趣、資質來進行不同的教育。 |
謹小慎微 | 原指對微小的事物也采取謹慎小心的態度;形容非常謹慎。現指對細小的問題過分小心;流于畏縮。 |
默不做聲 | 默:沉默。沉默不說一句話 |
褒善貶惡 | 對好人好事加以贊揚;對壞人壞事加以斥責。指分清善惡,提出公正的評價。 |
走馬觀花 | 騎在跑著的馬上看花。比喻匆忙、粗略地觀察了解。走:跑。 |
有約在先 | 已經約定好了。指事情的處理方案已事先定好。 |
風流才子 | 風度瀟灑,才學出眾的人。 |
志在千里 | 形容志向遠大。 |
鼻青臉腫 | 鼻子發青,臉都腫起來,形容被打得很慘。 |
目不忍見 | 形容景象極其悲慘。同“目不忍視”。 |
廢書而嘆 | 因有所感而停止讀書。 |
閉關自守 | 守:防守。封閉關口;并加以防守;不跟外界往來。也比喻因循守舊;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響。 |
語短情長 | 語言簡短,情意深長。 |
主明臣直 | 主:君主。君主圣明,臣下也就正直。 |
雨散風流 | 比喻離散。 |
拔茅連茹 | 茅:白茅,一種多年生的草;茹:植物根部互相牽連的樣子。比喻互相推薦,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。 |
互通有無 | 相互間拿自己多余的東西去調換自己所缺少的東西。 |
棋逢敵手,將遇良才 | 逢:遭遇,遇見。比喻交戰或競技的雙方本領相當,不相上下。 |
不能自拔 | 拔:擺脫。不能將自己拔出來。指陷進很深的境地;難以使自己從中解脫出來。 |
繪聲繪影 | 形容敘述或描寫生動逼真。 |
無關緊要 | 緊要:急切的,重要的。不重要,不會影響大局。 |
便還就孤 | 就撤回到我這里.。 |
共為唇齒 | 比喻互相輔助。 |
叫苦連天 | 一聲接一聲地訴苦。 |
盡誠竭節 | 誠:忠誠。節:氣節,義節。竭盡自己全部的忠誠和義節。亦作“盡節竭誠”、“盡心竭誠”、“盡忠竭力”、“盡忠竭誠”、“盡忠竭節”、“竭忠盡節”。 |
短壽促命 | 短命早 ,要命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