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讀不厭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厭:厭煩;厭倦。反復閱讀也不感到厭倦。形容詩文含義精深;引人入勝;耐人尋味。
出處宋 蘇軾《送安惇秀才失解西歸》詩:“故書不厭百回讀,熟讀深思子自知。”
例子《三國演義》、《西游記》、《紅樓夢》、《水滸》等,都是令人百讀不厭的古典文學名著。
基礎信息
拼音bǎi dú bú yàn
注音ㄅㄞˇ ㄉㄨˊ ㄅㄨˊ 一ㄢˋ
繁體百讀不厭
正音“不”,不能讀作“bú”。
感情百讀不厭是中性詞。
用法連動式;作謂語、定語;用于喜愛讀的書或文章。
辨形厭,里面是“犬”,不是“大”。
辨析“百”不當“一百”講;泛指多。
近義詞手不釋卷、百聞不厭
反義詞味同嚼蠟、索然無味
英語be worth reading a hundred times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流言蜚語(意思解釋)
- 慘不忍睹(意思解釋)
- 取長補短(意思解釋)
- 暈頭轉向(意思解釋)
- 堂堂一表(意思解釋)
- 命中注定(意思解釋)
- 拂袖而去(意思解釋)
- 簡明扼要(意思解釋)
- 空谷傳聲(意思解釋)
- 壞法亂紀(意思解釋)
- 半路出家(意思解釋)
- 同心合力(意思解釋)
-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(意思解釋)
- 營私舞弊(意思解釋)
- 惹事生非(意思解釋)
- 十羊九牧(意思解釋)
- 古色古香(意思解釋)
- 敗俗傷風(意思解釋)
- 作賊心虛(意思解釋)
- 不治之癥(意思解釋)
- 鐵樹開花(意思解釋)
- 倒裳索領(意思解釋)
- 交臂歷指(意思解釋)
- 一條龍(意思解釋)
- 美人遲暮(意思解釋)
- 亡命之徒(意思解釋)
- 閑情逸趣(意思解釋)
- 穩如泰山(意思解釋)
※ 百讀不厭的意思解釋、百讀不厭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初生之犢不畏虎 | 比喻閱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說敢干,無所畏懼。 |
反哺之私 | 反哺:幼鳥長大后,銜食喂其母。比喻子女長大奉養父母,報答養育之恩。 |
幫倒忙 | 指主觀上想幫忙,實際上卻起了反作用。 |
易子而教 | 易:交換。交換孩子進行教育。 |
普天同慶 | 普:普遍;天:天下;慶:慶賀。普天下共同慶祝。 |
骨肉離散 | 骨肉: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親人。比喻親人分散,不能團聚。 |
爭先恐后 | 爭著向前;唯恐落后。 |
仁義道德 | 泛指舊時鼓吹的道德規范。 |
親上成親 | 謂原是親戚,又再結姻親。 |
顧影弄姿 | 顧影:看著自己的身影;弄姿:做出各種姿態。對著自己的身影,做出各種姿態。形容賣弄身形,自我欣賞。 |
表里如一 | 表:外表;里:內心。外表和內心一個樣。外表與內部一致。形容人的言論、行動和思想完全一致。 |
罄竹難書 | 罄:盡;竹:指可供制成竹簡的竹子;書:寫。用盡竹子也難以寫完。后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。多形容罪惡累累。 |
比眾不同 | 與大家相比,大不一樣。 |
將奪固與 | 要想得到,必先給予。固,同“姑”。 |
心煩意亂 | 心情煩躁;思緒紛亂。形容內心煩悶焦躁。煩:煩躁;意:心緒;心思。 |
捫心自問 | 捫:按;摸;心:胸口。摸著胸口;自己問自己。指自我反思;醒悟。 |
狼吞虎咽 | 像狼虎一樣吞咽東西。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。 |
足衣足食 | 衣食豐足。指生活富裕。 |
密鑼緊鼓 | 鑼聲緊,鼓點密。戲曲開臺前的一陣節奏急促的鑼鼓。比喻為配合某人的上臺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氣氛、聲勢。 |
束身受命 | 束身:約束自身,不放縱。比喻投案。指投案歸順過去以后、聽從命令。 |
歲寒三友 | 松、竹經冬不凋,梅花耐寒開放,因此有“歲寒三友”之稱。 |
陰陽怪氣 | 形容態度怪癖,冷言冷語,不可捉摸。 |
亡魂失魄 | 魂、魄:舊指人身中離開形體能存在的精神為魂,依附形體而顯現的精神為魄。形容驚慌憂慮、心神不定、行動失常的樣子。 |
土生土長 | 當地生長的。 |
有緣千里來相會,無緣對面不相逢 | 緣:緣分。有緣分的人即使相隔千里,也會相聚在一起。沒有緣分的人即使面對面走過,也聚不到一塊。 |
識時務者為俊杰 | 意思是能認清時代潮流的,是聰明能干的人。認清時代潮流勢,才能成為出色的人物。 |
母夜叉 | 比喻兇悍的婦女。 |
踵趾相接 | 謂腳跡相連。形容人數眾多,接連不斷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