筆伐口誅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伐:聲討,攻打;誅:痛斥,責罰。從口頭和書面上對壞人壞事進行揭露和聲討。
出處清 憂患余生《<官場現形記>序》:“而吾輩不畏強御,不避斧鉞,筆伐口誅,大聲疾呼。”
例子而吾輩不畏強御,不避斧鉞,筆伐口誅,大聲疾呼。清·憂患余生《官場現形記序》
基礎信息
拼音bǐ fá kǒu zhū
注音ㄅ一ˇ ㄈㄚˊ ㄎㄡˇ ㄓㄨ
繁體筆伐口誅
感情筆伐口誅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表示對壞人壞事的揭發。
近義詞口誅筆伐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博通經籍(意思解釋)
- 揚眉吐氣(意思解釋)
- 混世魔王(意思解釋)
- 順口溜(意思解釋)
- 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從何說起(意思解釋)
- 以權謀私(意思解釋)
- 天涯海角(意思解釋)
- 寸步不離(意思解釋)
- 篤近舉遠(意思解釋)
- 學而時習之(意思解釋)
- 白日見鬼(意思解釋)
- 安于現狀(意思解釋)
- 蝶粉蜂黃(意思解釋)
- 躡手躡腳(意思解釋)
- 玉卮無當(意思解釋)
- 沒里沒外(意思解釋)
- 貧賤不能移(意思解釋)
- 反老還童(意思解釋)
- 撈一把(意思解釋)
- 鋪天蓋地(意思解釋)
- 時至運來(意思解釋)
- 經緯天地(意思解釋)
- 將奪固與(意思解釋)
- 打情賣笑(意思解釋)
- 愛則加諸膝,惡則墜諸淵(意思解釋)
- 度德量力(意思解釋)
- 迭床架屋(意思解釋)
- 升官發財(意思解釋)
※ 筆伐口誅的意思解釋、筆伐口誅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聞聲相思 | 聲:名聲。指思慕、欽仰有聲望的人。 |
高聳入云 | 聳:直立,高起。高高地直立,直入云端。形容建筑物、山峰等高峻挺拔。 |
門當戶對 | 門、戶:代指整個家庭的社會地位、經濟狀況和家庭成員的文化程度等;當:相稱;對:合適;對等。舊指男女雙方家族的社會政治地位和經濟狀況不相上下;適宜通婚結親。現泛指人與人的身份相等;物與物的對稱適合等。 |
空穴來風 | 穴:洞、孔;來:招致。有了空隙就會招致風吹來。比喻流言乘機傳開來;或比喻消息或傳說不是完全沒有來由。 |
河魚腹疾 | 指腹瀉。 |
不僧不俗 | 僧:指和尚。指不三不四,不倫不類。 |
志在千里 | 形容志向遠大。 |
出頭露面 | 在人多的場合公開出現;也指在眾人面前出風頭表現自己;又常因出現于公共場合而出名。還指出面活動、做事、講話。 |
目不忍見 | 形容景象極其悲慘。同“目不忍視”。 |
不攻自破 | 不用攻擊;自己就破滅了。多指不正確的理論或謠言未經批駁;就露出破綻;站不住腳了。 |
供不應求 | 供應不能滿足實際需要。供:供應。 |
救經引足 | 經:自縊,上吊;引:拉;救上吊的人卻去拉他的腳。比喻做的事與愿望相違背。 |
敷衍了事 | 敷衍:將就應付;不認真。了:了結。將就應付地把事辦了。指做事不認真;缺乏責任心。 |
令人作嘔 | 嘔:想吐;惡心。形容使人厭惡。 |
樹欲靜而風不止 | 樹要靜止,風卻不停地刮著。比喻事物的客觀存在和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。 |
春去冬來 | 春天過去,冬天到來。形容時光流逝 |
愛則加諸膝,惡則墜諸淵 | 加諸膝:放在膝蓋上;墜諸淵:推進深淵。指不講原則,感情用事,對別人的愛憎態度,全憑自己的好惡來決定。 |
任憑風浪起,穩坐釣魚臺 | 比喻隨便遇到什么險惡的情況,都信心十足,毫不動搖。同“任憑風浪起,穩坐釣魚船”。 |
屢試不爽 | 屢次試驗都不錯。 |
會少離多 | 相會少,別離多。感慨人生聚散無常或別離之苦。 |
超然絕俗 |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。謂遠過于尋常之輩。漢·班固《為第五倫薦謝夷吾疏》:“方之古賢,實有倫序,采之于今,超然絕俗,誠社稷之蓍龜,大漢之棟甍。”宋·陸游《與姜特立書》:“《繭庵記》及《初營》、《落成》二詩,大老手筆,超然絕俗。” |
心服口服 |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。形容真心服氣或認輸。 |
伸手不見五指 | 形容光線非常暗,看不見四周圍的事物。 |
字斟句酌 | 一字一句都推敲、斟酌。形容說話、作文章嚴謹慎重。斟酌:考慮;推敲。 |
叫苦不迭 | 不迭:不停止。形容連聲叫苦。 |
圓鑿方枘 | 鑿:榫眼;枘:榫頭。方榫頭插不進圓榫眼。比喻不相投合;格格不入。 |
如火如荼 | 荼:音圖。像火一樣紅;像茅草花一樣白。比喻氣勢浩大而熱烈。 |
為虎作倀 | 被老虎咬 的人變成鬼;又去引誘別人來讓老虎吃;這種鬼叫作“倀”。比喻充當惡人的幫兇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