兵不厭權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見“兵不厭詐”。
出處《后漢書·虞詡傳》:“今其眾新盛,難與爭鋒,兵不厭權,愿寬假轡策,勿令有所拘閡而已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bīng bù yàn quán
注音ㄅ一ㄥ ㄅㄨˋ 一ㄢˋ ㄑㄨㄢˊ
繁體兵不厭権
感情兵不厭權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主語、賓語;用于采用迷惑敵人的方法作戰。
近義詞兵不厭詐
反義詞先禮后兵
英語In war there is no objection to deceit.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斗筲之人(意思解釋)
- 海內存知已,天涯若比鄰(意思解釋)
- 天經地義(意思解釋)
- 從俗就簡(意思解釋)
- 大有可為(意思解釋)
- 自力更生(意思解釋)
- 有膽有識(意思解釋)
- 斗方名士(意思解釋)
- 嚴刑峻法(意思解釋)
- 到此為止(意思解釋)
- 困而不學(意思解釋)
- 黑不溜秋(意思解釋)
- 黃雀銜環(意思解釋)
- 款學寡聞(意思解釋)
- 兵微將寡(意思解釋)
- 馬牛其風(意思解釋)
- 念茲在茲(意思解釋)
- 胡支扯葉(意思解釋)
- 生知安行(意思解釋)
- 取之不盡(意思解釋)
- 妙語連珠(意思解釋)
- 細水長流(意思解釋)
- 今古奇觀(意思解釋)
- 耳聰目明(意思解釋)
- 歐風美雨(意思解釋)
- 寥寥無幾(意思解釋)
- 赤膽忠心(意思解釋)
- 無聲無息(意思解釋)
※ 兵不厭權的意思解釋、兵不厭權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引物連類 | 謂引證或引喻某一事物,而連帶及于同類的其它事物。 |
以文亂法 | 文:指儒家的經典。引用儒家的經典,非議國家法令。 |
狼號鬼哭 | 形容哭聲凄慘。 |
奉命惟謹 | 形容嚴格遵照命令行事,不敢稍有違背。 |
物美價廉 | 廉:便宜。東西價錢便宜,質量又好。 |
五花大綁 | 先用繩索套住脖子,又繞到背后反剪兩臂的綁人方式。 |
假公濟私 | 假:借;濟:補益;助。假借公家的名義來謀取個人利益。 |
縱橫開合 | 指操縱自如。同“縱橫開闔”。 |
當機立斷 | 面臨緊急關頭;毫不猶豫地作出決斷。當:面臨;斷:決斷。 |
鴻鵠將至 | 鴻鵠:天鵝。指學習不專心。現表示將有所得。 |
經緯天下 | 經,緯:治理。指治理國家。 |
進銳退速 | 銳:迅速。急于求進者往往后退也快。 |
將伯之呼 | 指求人幫助。 |
嘰嘰喳喳 | 語音雜亂。 |
意興索然 | 索然:全無,空盡。興致全無。形容一點興致也沒有。亦作“興致索然”。 |
聰明反被聰明誤 | 自以為聰明反而被聰明耽誤或妨害了。 |
盡誠竭節 | 誠:忠誠。節:氣節,義節。竭盡自己全部的忠誠和義節。亦作“盡節竭誠”、“盡心竭誠”、“盡忠竭力”、“盡忠竭誠”、“盡忠竭節”、“竭忠盡節”。 |
穩如泰山 | 穩:穩固。穩固得像泰山一樣。形容極其穩固;不可動搖。 |
身敗名裂 | 地位喪失;名聲敗壞。現在也形容干了壞事;遭到徹底失敗。 |
散言碎語 | 猶言閑言碎語。 |
胡支扯葉 | 見“胡枝扯葉”。 |
剛愎自用 | 剛:強硬。愎:固執;任性。剛愎:倔強固執;不接受別人的意見。自用:自以為是。固執任性;自以為是。 |
耳聰目明 | 聰:聽覺靈敏。形容聽覺和視覺非常機敏明利。 |
單刀直入 | 單刀:短柄長刀;直:徑直;入:刺入。用短柄長刀直接刺入。原意是認準目標;勇猛向前。后比喻說話、辦事直截了當;不繞彎子。 |
淺見薄識 | 淺見:膚淺的見解。形容見聞不廣,知識貧乏。 |
無計可施 | 施:施展。沒有什么計謀可以施展。指一點辦法也沒有。 |
群山四應 | 應:應和。四面群山紛紛響應。比喻一聲號召,人們群起響應。 |
他山之石 | 別的山上的石頭。比喻能幫助自己提高見識改正缺點、錯誤的外力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