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社之謀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《左傳·哀公七年》:“初,曹人或夢眾君子立于社宮,而謀亡曹。”社:曹之國社。后進以“曹社之謀”指滅亡他人國家的陰謀。北周·庚信《哀江南賦》:“鬼同曹社之謀,人有秦庭之哭。”
出處《左傳·哀公七年》:“初,曹人或夢眾君子立于社宮,而謀亡曹。”
例子鬼同曹社之謀,人有秦庭之哭。北周·庚信《哀江南賦》
基礎信息
拼音cáo shè zhī móu
注音ㄘㄠˊ ㄕㄜˋ ㄓ ㄇㄡˊ
繁體曹社之謀
感情曹社之謀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;指滅亡別國的陰謀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尾生之信(意思解釋)
- 柳暗花明又一村(意思解釋)
- 外圓內方(意思解釋)
- 暮史朝經(意思解釋)
- 視微知著(意思解釋)
- 十全大補(意思解釋)
- 取而代之(意思解釋)
- 語不驚人(意思解釋)
- 生 有命(意思解釋)
- 氣象萬千(意思解釋)
- 魚 網破(意思解釋)
- 光前裕后(意思解釋)
- 進讒害賢(意思解釋)
- 著手成春(意思解釋)
- 理直氣壯(意思解釋)
- 依樣畫葫蘆(意思解釋)
- 綠林強盜(意思解釋)
- 打退堂鼓(意思解釋)
- 當頭棒喝(意思解釋)
- 一剎那(意思解釋)
- 赤膽忠心(意思解釋)
- 屨及劍及(意思解釋)
- 材優干濟(意思解釋)
- 命途多舛(意思解釋)
- 彌留之際(意思解釋)
- 牛星織女(意思解釋)
- 久假不歸(意思解釋)
- 生氣勃勃(意思解釋)
※ 曹社之謀的意思解釋、曹社之謀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語重情深 | 猶言語重心長。 |
遏惡揚善 | 遏:阻止;揚:宣揚。禁絕壞事,宣揚提倡好事。 |
一錢太守 | 比喻值得稱贊的廉潔的官吏。或譏諷那些貪官污吏貪財。 |
首身分離 | 首:頭。頭和身體分開了。指被砍頭。 |
刑期無刑 | 刑罰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,從而達到不用開的目的。 |
大包大攬 | 把事情、任務等盡量兜攬過來。 |
安安靜靜 | 指沒有聲音,沒有吵鬧和喧嘩。 |
材輕德薄 | 指才德疏淺。有時用為謙詞。 |
皮開肉綻 | 綻:裂開。皮肉都裂開。形容被毆打得傷勢極重。 |
飲水思源 | 喝水時想到水源。比喻不忘本。 |
視 如歸 | 把 看得好像回家一樣平常。形容為了正義事業;不怕犧牲生命。 |
懸石程書 | 形容勤于政事。 |
婆婆媽媽 | 形容人動作瑣細,言語羅唆。也形容人感情脆弱。 |
眾建賢才 | 建:建樹;賢才:優秀的人才。選用眾多優秀的人才。 |
畫地為牢,議不入 | 議:議論。在地上畫個圓圈當作牢獄,人們議論著不敢進入。形容獄吏的兇殘暴虐。 |
牛刀小試 | 牛刀:宰牛的刀。用宰牛刀在小生物身上做試驗。比喻有大本領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。 |
結纓伏劍 | 結纓:系上帽帶;伏劍:拔劍自刎。比喻為維護正義而獻身。 |
通俗易懂 | 廣大人民群眾都能懂得。 |
舉直錯枉 | 舉:選拔。直:正直,指正直之人。錯:通“措”,廢棄,放棄。枉:彎曲,比喻邪惡之人。起用正直賢良,罷黜奸邪佞人。亦作“舉直厝枉”、“舉直措枉”。 |
心煩意亂 | 心情煩躁;思緒紛亂。形容內心煩悶焦躁。煩:煩躁;意:心緒;心思。 |
風情月意 | 指男女相互愛戀的情思。同“風情月思”。 |
家破人亡 | 家園被毀;親人 亡。形容家庭慘遭不幸。 |
饑不擇食 | 餓急了就顧不上選擇食物。比喻急需時顧不得選擇。 |
熱氣騰騰 | 熱氣:溫度高的氣體;騰騰:氣體不斷上升的樣子。原意為熱氣盛大。比喻情緒高漲;氣氛熱烈。 |
落落寡合 | 落落:孤獨的樣子;不合群。寡:少;合:合群。孤孤單單;很難合群。 |
歐風美雨 | 比喻來自歐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襲。 |
撥亂濟危 | 平定亂世,救濟危難。亦作“撥亂濟時”。 |
麻木不仁 | 不仁:失去感覺能力。本指肢體神經失去感覺;對刺激沒有感覺。形容思想不敏銳;對事物反應遲鈍;漠不關心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