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水芙蓉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芙蓉:荷花。剛露出水面的荷花。原比喻詩寫得清新;后也形容女子的容貌清秀美麗。也作“芙蓉出水”。
出處宋 洪咨夔《沁園春 用周潛夫韻》詞:“濂溪家住江湄,愛出水芙蓉清絕姿。”
例子如果用出水芙蓉來形容這個女孩的容貌,一點也不過分。
基礎信息
拼音chū shuǐ fú róng
注音ㄔㄨ ㄕㄨㄟˇ ㄈㄨˊ ㄖㄨㄥˊ
正音“芙”,不能讀作“fū”。
感情出水芙蓉是中性詞。
用法偏正式;作賓語;形容年輕女子。
辨形“芙”,不能寫作“浮”。
謎語小荷才露尖尖角
近義詞花容月貌
反義詞殘花敗柳
英語as natural and loveable as the lotus just out of water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一寸丹心(意思解釋)
- 一朝權在手,便把令來行(意思解釋)
- 敵眾我寡(意思解釋)
- 百川歸海(意思解釋)
- 心灰意冷(意思解釋)
- 逢人只說三分話(意思解釋)
- 拭目以待(意思解釋)
- 躡手躡腳(意思解釋)
- 擦肩而過(意思解釋)
- 鐵面無私(意思解釋)
- 萬馬奔騰(意思解釋)
- 安步當車(意思解釋)
- 心急如焚(意思解釋)
- 色中餓鬼(意思解釋)
- 困而不學(意思解釋)
- 火燭銀花(意思解釋)
- 鴻儒碩學(意思解釋)
- 海水不可斗量(意思解釋)
- 以毒攻毒(意思解釋)
- 繪聲繪影(意思解釋)
- 風急浪高(意思解釋)
- 峨峨洋洋(意思解釋)
- 打情賣笑(意思解釋)
- 兵戎相見(意思解釋)
- 如癡如醉(意思解釋)
- 欺人自欺(意思解釋)
- 天網恢恢(意思解釋)
- 雷大雨小(意思解釋)
※ 出水芙蓉的意思解釋、出水芙蓉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成語接龍(順接)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飽食終日,無所事事 | 飽:吃足;終日:整天。整天吃得飽飽的,什么事也不干。 |
隔靴搔癢 | 隔著靴子撓癢癢。原為禪宗用語;比喻領會佛理不夠透徹;未能悟境觸機。后比喻說話寫文章沒有抓住主題;不中肯;不貼切;或做事沒有抓住關鍵;不解決問題。 |
白費心機 | 白費心思,形容徒勞無益。 |
陌路相逢 | 與陌生人相遇在一起。 |
鶴立雞群 | 像仙鶴立在雞群之中。比喻才能或儀表出眾。 |
寸步不離 | 寸步:極短的距離。一步也不離開。①形容兩個人總是在一起;感情很融洽。②指距離很近;不離前后左右。 |
來蹤去跡 | 蹤、跡:腳印。來去的蹤跡;指人、物的來歷或事物的前因后果。 |
鋪天蓋地 | 鋪:把東西散開;蓋:籠罩;遮蔽。遮住天;蓋住地。形容充滿了整個天地。來勢猛烈。也作“遮天蓋地”。 |
親上成親 | 謂原是親戚,又再結姻親。 |
將寡兵微 | 寡:少;兵:士兵;微:衰敗。兵少將少。形容兵力薄弱。 |
欺善怕惡 | 欺侮善良者,懼怕兇惡者。 |
令人滿意 | 指讓人意愿得到滿足。 |
不置可否 | 置:擱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說對;也不說不對。指不明確表態。也作“不加可否。” |
斗水活鱗 | 語本《莊子·外物》:“周昨來,有中道而呼者。周顧視車轍中,有鮒魚焉。周問之曰:‘鮒魚來!子何為者邪?’對曰:‘我,東海之波臣也。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?’”后因以“斗水活鱗”比喻得到微薄的資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。 |
馬牛其風 | 謂馬、牛奔逸。《書·費誓》:“馬牛其風,臣妾逋逃,勿敢越逐。”孔穎達疏:“僖四年《左傳》云:‘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。’賈逵云:‘風,放也,牝牡相誘謂之風。’然則馬牛風佚,因牝牡相逐,而逐至放佚遠去也。”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。 |
公子哥兒 | 指富貴人家只講吃喝玩樂,不務正業的子弟。 |
山陰道上,應接不暇 | 山陰道:在會稽城西南郊外,那里風景優美。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,看不勝看。后用下句比喻來往的人多,應接不過來。 |
困獸猶斗 | 困獸:被圍困的野獸;猶:還、仍;斗:搏斗。被圍困的野獸還要搏斗。比喻陷于絕境的失敗者還要頑抗。 |
河山之德 | 《詩·墉風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陸德明釋文:“《韓詩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謙《詩三家義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淵然而深,皆以狀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婦人德容之美。 |
臉黃肌瘦 | 臉色黃,肌體瘦。形容營養不良或有病的樣子。 |
面如土色 | 土色:灰黃色。臉色像泥土的顏色一樣。形容非常恐懼的樣子。 |
是非曲直 | 曲:無理;直:有理。指對事物的評斷。 |
一棍子打 | 比喻認為沒有絲毫可取之處而全盤否定。 |
過五關 六將 | 比喻克服重重困難。這是《三國演義》中描寫關羽的故事。 |
變態百出 | 形容事物形態變化之多。 |
強顏歡笑 | 心里不暢快,但臉上勉強裝出喜笑的樣子。 |
近在咫尺 | 咫:古代長度單位;周制八寸;合現在市尺六寸二分二厘;咫尺:很近的距離。指近在眼前;很近。 |
落荒而逃 | 離開大路;逃向荒野。形容戰敗后狼狽地逃走。也比喻處于尷尬窘迫境地時狼狽而去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