粗心浮氣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浮:浮躁。形容人不細心,不沉著。
出處宋 陸九淵《祭呂伯恭文》:“比年以來,日覺少異,更嘗差多觀省,加細追維,曩昔粗心浮氣,徒致參辰,豈足酬義。”
例子魯迅《書信集·致鄭振鐸》:“《新光》中作者皆少年,往往粗心浮氣,傲然陵人,勢所難免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cū xīn fú qì
注音ㄘㄨ ㄒ一ㄣ ㄈㄨˊ ㄑ一ˋ
繁體麤心浮氣
感情粗心浮氣是中性詞。
用法聯合式;作謂語、定語;形容辦事急躁不細心。
近義詞粗心大意、心浮氣躁
反義詞小心翼翼、小心謹慎
英語unthoughtful and rash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剛正不阿(意思解釋)
- 逸游自恣(意思解釋)
- 有約在先(意思解釋)
- 大惑不解(意思解釋)
- 拂袖而去(意思解釋)
- 蝶粉蜂黃(意思解釋)
- 群龍無首(意思解釋)
- 溢于言表(意思解釋)
- 飛檐走壁(意思解釋)
- 風俗人情(意思解釋)
- 青云直上(意思解釋)
- 欺善怕惡(意思解釋)
- 新官上任三把火(意思解釋)
- 女生外向(意思解釋)
- 意興索然(意思解釋)
- 風情月意(意思解釋)
- 天下第一(意思解釋)
- 任憑風浪起,穩坐釣魚臺(意思解釋)
- 白云蒼狗(意思解釋)
- 愛毛反裘(意思解釋)
- 眾所瞻望(意思解釋)
- 戰不旋踵(意思解釋)
- 麻木不仁(意思解釋)
- 華不再揚(意思解釋)
- 紛紅駭綠(意思解釋)
- 群山四應(意思解釋)
- 五花八門(意思解釋)
- 專心致志(意思解釋)
※ 粗心浮氣的意思解釋、粗心浮氣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卑諂足恭 | 卑:低下;諂:巴結奉承;足:音“巨”,過分;恭:恭順。低聲下氣,阿諛逢迎,過分恭順,取媚于人。 |
窮家富路 | 指居家應節儉,出門則要多帶盤纏,免遭困窘。 |
秣馬厲兵 | 磨好兵器,喂好馬。形容準備戰斗。 |
志在千里 | 形容志向遠大。 |
白日見鬼 | 大白天見到鬼。原比喻官府里清閑、冷落。現多比喻不可能出現的事。 |
臨危受命 | 在危難之際接受任命。 |
推三阻四 | 找各種借口推托、阻撓。 |
流離顛沛 | 由于災荒或戰亂而流轉離散。形容生活艱難,四處流浪。 |
性急口快 | 性子急,有話就說。 |
逆來順受 | 逆:不順;順:順從;受:忍受。碰上十分惡劣的境遇而順從地忍受;不作反抗。 |
不開口 | 至 也不說話。指緘口不言 |
凹凸不平 |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進的地方。 |
歌舞升平 | 邊歌邊舞;慶祝太平;有粉飾太平的意思。含貶義。升平:太平。 |
事與愿違 | 事實與愿望相反。指原來打算做的事沒能做到。 |
遺世絕俗 | 遺世:遺棄世間之事。脫離社會獨立生活,不跟任何人往來。 |
禮壞樂缺 | 禮:社會道德、行為的規范;樂:教化的規范;缺:殘破,廢缺。形容社會綱紀紊亂,動蕩不安。 |
念茲在茲 | 念:思念;記念;茲:此;這個。念念不忘某件事。 |
金口木舌 | 以木為舌的銅鈴,即木鐸,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。指宣揚教化的人。 |
從天而降 | 天上掉下來的。 |
祝哽祝噎 | 祝:禱祝;哽、噎:食物堵住食道。古代帝王敬老、養老的表示:請年老致仕者飲酒吃飯,設置專人禱祝他們不哽不噎。 |
呼風喚雨 |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;可以呼喚風雨。現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、支配自然的力量。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。 |
色厲內荏 | 色:神色;歷:歷害;內:內心。荏:軟弱;怯懦。形容外表嚴厲強硬;內心怯懦軟弱。 |
主人翁 | 當家作主的人。 |
昏聵無能 | 昏:眼睛看不清楚;聵:耳朵聽不清楚。眼花耳聾,沒有能力。比喻頭腦糊涂,沒有能力,分不清是非。 |
無所畏懼 | 畏懼:害怕。沒有什么可害怕的。形容什么也不怕。 |
餓殍遍野 | 殍:人餓 后的 。餓 的人到處都是。形容老百姓因災禍饑饉大批餓 的悲慘景象。 |
家常便飯 | 家中日常飯食。也比喻常見的、平常的事。 |
鳳友鸞交 | ①比喻有情男女結成的夫婦。②比喻男女間情投意合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