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德文章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指思想品德和學識學問。
出處宋·辛棄疾《漁家傲·為余伯熙察院壽》:“道德文章傳幾世,到君合上三臺位。”
例子馬識途《清江壯歌》第七章:“苗老先生的道德文章在我們省里是無人不知的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dào dé wén zhāng
注音ㄉㄠˋ ㄉㄜˊ ㄨㄣˊ ㄓㄤ
繁體道惪文章
感情道德文章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主語、賓語;指學問與品德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人不眨眼(意思解釋)
- 知無不言,言無不聽(意思解釋)
- 進本退末(意思解釋)
- 草菅人命(意思解釋)
- 遺形藏志(意思解釋)
- 臨危受命(意思解釋)
- 兵荒馬亂(意思解釋)
- 快心滿志(意思解釋)
- 詐奸不及(意思解釋)
- 凡事預則立,不預則廢(意思解釋)
- 逆來順受(意思解釋)
- 三三兩兩(意思解釋)
- 異寶奇珍(意思解釋)
- 羽旄之美(意思解釋)
- 通俗易懂(意思解釋)
- 短壽促命(意思解釋)
- 牽腸掛肚(意思解釋)
- 饑不擇食(意思解釋)
- 才高七步(意思解釋)
- 通時合變(意思解釋)
- 心服口服(意思解釋)
- 萬變不離其宗(意思解釋)
- 在此存照(意思解釋)
- 蕩然無余(意思解釋)
- 大勢所趨(意思解釋)
- 張徨失措(意思解釋)
- 首尾兩端(意思解釋)
- 亂作一團(意思解釋)
※ 道德文章的意思解釋、道德文章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聞聲相思 | 聲:名聲。指思慕、欽仰有聲望的人。 |
故家喬木 | ①謂世家的人才、器物必定出眾。②喻指鄉(xiāng)賢。 |
一塌糊涂 | 形容混亂或敗壞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。 |
意氣風發(fā) | 意氣:意志和氣概;風發(fā):形容俊偉豪邁。形容氣概豪邁;精神振奮。 |
將功補過 | 將:拿;補:補償。用功勞補償過錯。 |
鼻青臉腫 | 鼻子發(fā)青,臉都腫起來,形容被打得很慘。 |
玉卮無當 | 卮:古代盛酒的器皿;當:底。玉杯沒有底。后比喻事物華麗而不合實用。 |
一干二凈 | 形容非常干凈;也表示一點兒也不剩。 |
反面無情 | 翻臉不講情面。形容對人的態(tài)度突然變壞;不留情面。 |
作亂犯上 | 犯:冒犯。違抗尊長或朝廷,為悖逆或叛亂的行為。 |
公才公望 | 才:才識;望:名望。才識名望可稱公輔的地位。 |
兄弟鬩墻,外御其侮 | 鬩:爭吵;墻:門屏;御:抵御。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,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內部雖有分歧,但能一致對外。 |
吳頭楚尾 | 今江西北部,春秋時是吳、楚兩國交界的地方,它處于吳地長江的上游,楚地長江的下游,好象首尾互相銜接。 |
海水不可斗量 | 斗:量器。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計量的。常與“人不可貌相”連用;比喻不能憑人的相貌或現狀來測量他的品格、才能或未來。 |
淡泊以明志,寧靜以致遠 | 淡泊:恬淡寡欲;寧靜:安寧恬靜;致:達到。不追求名利,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;心情平穩(wěn)沉著,才可有所作為。 |
平心而論 | 論:說。指采取冷靜客觀的態(tài)度作公允的評論;不摻雜任何感情因素。 |
將奪固與 | 要想得到,必先給予。固,同“姑”。 |
心煩意亂 | 心情煩躁;思緒紛亂。形容內心煩悶焦躁。煩:煩躁;意:心緒;心思。 |
滿園春色 | 整個園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。比喻欣欣向榮的景象。 |
面有難色 | 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。 |
禮壞樂缺 | 禮:社會道德、行為的規(guī)范;樂:教化的規(guī)范;缺:殘破,廢缺。形容社會綱紀紊亂,動蕩不安。 |
度德量力 | 度:衡量。衡量自己的品德;估計自己的能力。指辦事要充分考慮自己的威信和力量。 |
膽大心小 | 形容辦事果斷,考慮周密。 |
天作之合 | 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結合。形容婚姻美滿稱心。也可用來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親密關系。 |
離本趣末 | 趣:通“趨”,趨向。丟掉根本,追逐末節(jié) |
惴惴不安 | 指擔心害怕(惴惴:恐懼、擔憂的樣子)。 |
移日卜夜 | 指晝夜相繼。 |
扣人心弦 | 扣:敲打。心弦:指因感動而引起共鳴的心。也作“動人心弦”。形容言論或表演深深地打動人心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