敵不可縱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對敵人不能放縱。
出處《左傳·僖公三十三年》:“奉不可失,敵不可縱。”
例子古諺有之:敵不可縱。夫以一酌之水,或有不測之淵,如不時滅,恐同草原。《魏書·郭祚傳》
基礎信息
拼音dí bù kě zòng
注音ㄉ一ˊ ㄅㄨˋ ㄎㄜˇ ㄗㄨㄥˋ
繁體敵不可縱
感情敵不可縱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戰爭等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放牛歸馬(意思解釋)
- 自己人(意思解釋)
- 歇斯底里(意思解釋)
- 秣馬厲兵(意思解釋)
- 來蹤去跡(意思解釋)
- 懸崖勒馬(意思解釋)
- 必由之路(意思解釋)
-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(意思解釋)
- 下臨無地(意思解釋)
- 煢煢孑立(意思解釋)
- 不可磨滅(意思解釋)
- 黑天半夜(意思解釋)
- 綠林強盜(意思解釋)
- 性命攸關(意思解釋)
- 迷離惝恍(意思解釋)
- 祝哽祝噎(意思解釋)
- 一覽無余(意思解釋)
- 麻木不仁(意思解釋)
- 困獸猶斗(意思解釋)
- 馳魂宕魄(意思解釋)
- 聰明伶俐(意思解釋)
- 是非曲直(意思解釋)
- 神不知鬼不覺(意思解釋)
- 大起大落(意思解釋)
- 有機可乘(意思解釋)
- 雙管齊下(意思解釋)
- 虎頭蛇尾(意思解釋)
- 不櫛進士(意思解釋)
※ 敵不可縱的意思解釋、敵不可縱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入吾彀中 | 彀:張滿弓弩;彀中:指箭能射及的范圍,比喻牢籠,圈套。進入了我的弓箭射程之內。比喻就范。 |
風言影語 | 捕風捉影的話語。 |
強取豪奪 | 憑強力或權勢奪取。 |
沒顛沒倒 | 指沒分曉或紛亂的樣子。 |
亭亭玉立 | 形容身材碩長秀美的女子或挺拔奇麗的花木。亭亭:高聳直立的樣子;玉立:比喻身材高而美麗。 |
鐵郭金城 | 比喻設防堅固的城池。 |
心灰意冷 | 灰心失望,意志消沉。 |
意氣風發 | 意氣:意志和氣概;風發:形容俊偉豪邁。形容氣概豪邁;精神振奮。 |
明知故問 |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種情況;卻還要故意問別人。 |
秣馬厲兵 | 磨好兵器,喂好馬。形容準備戰斗。 |
白日見鬼 | 大白天見到鬼。原比喻官府里清閑、冷落。現多比喻不可能出現的事。 |
頭面人物 | 指在社會上有較大名聲或勢力的人(多含貶義)。 |
龍騰虎躍 | 騰、躍:跳起;跳躍。像龍那樣飛騰;像虎那樣跳躍。形容非常活躍的姿態。也作“龍跳虎躍。” |
反治其身 | 治:整治;身:身體;其身:自身。反而整治自身。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別人的方法所治服。 |
閉關自守 | 守:防守。封閉關口;并加以防守;不跟外界往來。也比喻因循守舊;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響。 |
角巾素服 | |
驚鴻艷影 | 驚鴻:輕捷飛起的鴻雁。形容女子輕盈艷麗的身影。多就遠望而言。 |
折臂三公 | 晉代的羊枯,曾墜馬折斷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貴官墮馬。 |
讜言直聲 | 讜言:公正的言論;直:正直的。公正的、正直的、理直氣壯的言論。 |
本末倒置 | 本:樹根;比喻事物的根本;末:樹梢;比喻事物的枝節;置:放置。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;重要的和不重要的;本質的和非本質的弄顛倒了。 |
抱恨黃泉 | 黃泉:人 埋葬的地下,指陰間。心懷遺憾離開人世, 有遺恨。 |
對頭 | 指難以和解的仇敵。 |
敢不承命 | 敢:反語,“怎敢”、“不敢”之意;承:接受。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?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見呢? |
經史百子 | 經:經學,經書,儒家經典著作。史:史學,史書。百子:諸子百家之學。舊指各個方面的很需要學問。 |
共為唇齒 | 比喻互相輔助。 |
戰戰業業 | 戒慎畏懼貌。 |
白草黃云 | 形容邊塞荒漠凄涼的景象。 |
牛驥同槽 | 見“牛驥同皁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