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于一尊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尊:指具有最高權威的人。舊指思想、學術、道德等以一個最有權威的人做唯一的標準。
出處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:“語皆道古以害今,飾虛言以亂實,人善其所私學,以非上之所建立。今皇帝并有天下,別黑白而定一尊。”
例子明·徐光啟《刻紫陽朱子全集》:“今世名為崇孔氏,黜絕異學,而定于一尊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dìng yú yī zūn
注音ㄉ一ㄥˋ ㄩˊ 一 ㄗㄨㄣ
繁體定於一尊
感情定于一尊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;用于思想、學術、道德等。
英語look up to one man as the highest authority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敬業樂群(意思解釋)
- 枝對葉比(意思解釋)
- 富貴驕人(意思解釋)
- 胸有成竹(意思解釋)
- 安安靜靜(意思解釋)
- 鬼爛神焦(意思解釋)
- 揚幡擂鼓(意思解釋)
- 喟然長嘆(意思解釋)
- 和風細雨(意思解釋)
- 年少無知(意思解釋)
- 同室操戈(意思解釋)
- 慌里慌張(意思解釋)
- 大樹將軍(意思解釋)
- 夫唱婦隨(意思解釋)
- 鐵面無私(意思解釋)
- 同心合力(意思解釋)
- 汗牛充棟(意思解釋)
- 之 靡二(意思解釋)
- 隳肝瀝膽(意思解釋)
- 千絲萬縷(意思解釋)
- 走南闖北(意思解釋)
- 今是昨非(意思解釋)
- 不治之癥(意思解釋)
- 漫不經心(意思解釋)
- 敢不承命(意思解釋)
- 鈿合金釵(意思解釋)
- 嘰嘰喳喳(意思解釋)
- 將奪固與(意思解釋)
※ 定于一尊的意思解釋、定于一尊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目光短淺 | 缺乏遠見卓識的、只顧眼前利益的性質或狀態 |
誅求無度 | 斂取、需索財賄沒有限度。 |
用心良苦 | 費勁心血 |
損人不利己 | 損害別人對自己也沒有好處。 |
旁征博引 | 旁:廣泛;征:征求;博:廣博;引:引證。廣泛地引用材料作為依據、例證。 |
大樹將軍 | 原指東漢馮異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將領。 |
一干二凈 | 形容非常干凈;也表示一點兒也不剩。 |
反老還童 | 反:回。由衰老恢復青春。形容老年人充滿了活力。 |
凡事預則立,不預則廢 | 預:預先,指事先作好計劃或準備;立:成就;廢:敗壞。不論做什么事,事先有準備,就能得到成功,不然就會失敗。 |
倦鳥知還 | 疲倦的鳥知道飛回自己的巢。比喻辭官后歸隱田園;也比喻從旅居之地返回故鄉。 |
滿招損,謙受益 | 自滿會招致損失,謙虛可以得到益處。 |
骨肉之親 | 骨肉:骨和肉,比喻至親;親:親愛。比喻父母、兄弟、子女之間相親相愛的關系。 |
急功近利 | 急:急于;功:成效;成就;近:眼前的利益。急于追求成效;貪圖眼前利益。 |
心曠神怡 | 心境開闊;精神愉快。曠:空闊;怡:愉快。 |
打情賣笑 | 打情罵俏,指男女調情。 |
之子于歸 | 之子:這個女子;于歸:到丈夫家中去。指女子出嫁 |
羊質虎皮 | 質:本性。羊雖然披上虎皮,還是見到草就喜歡,碰到豺狼就怕得發抖,它的本性沒有變。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。 |
時不我待 | 時間不會等待我們。指要抓緊時間。 |
似是而非 | 是:對;正確;非:不對;錯誤。好像是對的;實際上不對。指表面上相似;實際上不一樣。 |
無稽之談 | 稽:音機;查考;談:話語;傳言。沒有根據的說法。 |
金口木舌 | 以木為舌的銅鈴,即木鐸,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。指宣揚教化的人。 |
密鑼緊鼓 | 鑼聲緊,鼓點密。戲曲開臺前的一陣節奏急促的鑼鼓。比喻為配合某人的上臺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氣氛、聲勢。 |
斷章截句 | 不顧上下文義,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,而彎曲原意。斷、截:割裂。 |
不寧唯是 | 寧:請助詞,無義;唯:只是;是:這樣。不只是這樣。即不僅如此。 |
困獸猶斗 | 困獸:被圍困的野獸;猶:還、仍;斗:搏斗。被圍困的野獸還要搏斗。比喻陷于絕境的失敗者還要頑抗。 |
無聲無息 | 息:音信;消息。沒有聲音;沒有氣息。形容沒有聲響;不為人覺察。 |
河山之德 | 《詩·墉風·君子偕老》:“委委佗佗,如山如河,象服是宜”。陸德明釋文:“《韓詩》云:德之美貌”。王先謙《詩三家義集疏》:“如山凝然而重,如河淵然而深,皆以狀德容之美”。后以《河山之德》形容婦人德容之美。 |
群山四應 | 應:應和。四面群山紛紛響應。比喻一聲號召,人們群起響應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