奪席談經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本指講經辯難時,辯勝者奪取他人的坐席。后指見解高明,議論超過當代名流,壓倒眾人。亦作“奪戴憑席”。
出處南朝·宋·范曄《后漢書·戴憑傳》:“帝令群臣能說經者更相難詰,義有不通,輒奪其席以益通者,憑遂重坐五十余席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duó xí tán jīng
注音ㄉㄨㄛˊ ㄒ一ˊ ㄊㄢˊ ㄐ一ㄥ
繁體奪蓆談經
感情奪席談經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比喻在辯論中壓倒眾人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寧為雞口,無為牛后(意思解釋)
- 旁若無人(意思解釋)
- 趁火打劫(意思解釋)
- 背腹受敵(意思解釋)
- 上下其手(意思解釋)
- 翩翩起舞(意思解釋)
- 兄弟鬩于墻,外御其侮(意思解釋)
- 見多識廣(意思解釋)
- 前瞻后顧(意思解釋)
- 如臂使指(意思解釋)
- 以權謀私(意思解釋)
- 暮史朝經(意思解釋)
- 簡明扼要(意思解釋)
- 仰屋著書(意思解釋)
- 兵無常勢(意思解釋)
- 鬼瞰其室(意思解釋)
- 列風淫雨(意思解釋)
- 不攻自破(意思解釋)
- 慷慨悲歌(意思解釋)
- 色中餓鬼(意思解釋)
- 敲詐勒索(意思解釋)
- 隳肝瀝膽(意思解釋)
- 禍國誤民(意思解釋)
- 婆婆媽媽(意思解釋)
- 指手劃腳(意思解釋)
- 著手成春(意思解釋)
- 風虎云龍(意思解釋)
- 古往今來(意思解釋)
※ 奪席談經的意思解釋、奪席談經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烽火連年 | 烽火: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。比喻戰火或戰爭。指戰火連年不斷。 |
忠臣不事二君,烈女不更二夫 | 事:侍奉,服侍。忠義之臣,不奉事兩個朝代的君主;貞節的婦女,不再嫁第二個丈夫。指忠誠不二。 |
大名鼎鼎 | 鼎鼎:聲威盛大的樣子。 |
逆道亂常 | 指違背道德綱常。 |
患難與共 | 患難:危險艱苦的環境;與共:在一起。指在不利處境中共同承擔災難和困苦。 |
大包大攬 | 把事情、任務等盡量兜攬過來。 |
饑腸轆轆 | 饑腸:饑餓的肚子;轆轆:象聲詞;車輪滾動的聲音。肚子餓得咕咕直響;形容十分饑餓。 |
連編累牘 | 牘:古代寫字的木片。形容篇幅過多,文辭長。 |
兵荒馬亂 | 兵、馬:指戰爭;荒:荒亂。指社會秩序極端不安定。形容戰時社會動蕩不安;混亂的情景。 |
福無雙至,禍不單行 | 指幸運事不會連續到來,禍事卻會接踵而至。 |
今來古往 | 猶古往今來。 |
花拳繡腿 | 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實際上并無用處的工作。 |
神采奕奕 | 形容精神飽滿;容光煥發。神采:人面部的神氣和光彩。奕奕:精神煥發的樣子。 |
倒冠落佩 | 冠:帽子;佩:佩玉。這里指官服。脫下帽子,摘去佩玉。形容辭官還鄉。 |
飛檐走壁 | 舊小說中形容有武藝的人身體輕捷,能夠跳上房檐,越過墻壁。 |
語短情長 | 語言簡短,情意深長。 |
望而生畏 | 看著就害怕。生畏:害怕。 |
千絲萬縷 | 縷:線。千根絲;萬條線。形容兩者之間密切而復雜的聯系。 |
鬼鬼祟祟 | 迷信的人指鬼怪;或指鬼怪害人。形容行為偷偷摸摸;不光明正大。 |
融會貫通 | 融會:融合領會;貫通:透徹理解。指把各方面的知識和道理融合貫穿在一起;從而取得對事理全面透徹的理解。 |
款學寡聞 | 形容學問淺、見識少。 |
敢不承命 | 敢:反語,“怎敢”、“不敢”之意;承:接受。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?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見呢? |
黃耳傳書 | 黃耳:犬名;書:書信。黃犬為主人往返傳書。后比喻傳遞家信。 |
斗水活鱗 | 語本《莊子·外物》:“周昨來,有中道而呼者。周顧視車轍中,有鮒魚焉。周問之曰:‘鮒魚來!子何為者邪?’對曰:‘我,東海之波臣也。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?’”后因以“斗水活鱗”比喻得到微薄的資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。 |
兵微將寡 | 微、寡:少。兵少將也不多。形容力量薄弱。 |
通俗易懂 | 廣大人民群眾都能懂得。 |
古往今來 | 從古代到現在。泛指很長一段時間。 |
戰戰業業 | 戒慎畏懼貌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