獨學寡聞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獨學:指自學而無以指導切磋。獨自學習,無人切磋,則孤陋寡聞。形容孤偏鄙陋,見聞不多。
出處《禮記 學記》:“獨學而無友,則孤陋而寡聞。”
例子宋·張孝祥《與池州守周尚書》:“某獨學寡聞,涉道甚淺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dú xué guǎ wén
注音ㄉㄨˊ ㄒㄩㄝˊ ㄍㄨㄚˇ ㄨㄣˊ
繁體獨壆寡聞
感情獨學寡聞是貶義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;指見識不多。
近義詞寒腹短識
反義詞見多識廣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聲東擊西(意思解釋)
- 老實巴交(意思解釋)
- 石枯松老(意思解釋)
- 臭名遠揚(意思解釋)
- 揚幡擂鼓(意思解釋)
- 牛口之下(意思解釋)
- 安于現狀(意思解釋)
- 九霄云外(意思解釋)
- 朝令夕改(意思解釋)
- 毀于一旦(意思解釋)
- 十全大補(意思解釋)
- 汗牛充棟(意思解釋)
- 喔咿儒睨(意思解釋)
- 到此為止(意思解釋)
- 命與仇謀(意思解釋)
- 目眩心花(意思解釋)
- 經緯天地(意思解釋)
- 鬼鬼祟祟(意思解釋)
- 樹欲靜而風不止(意思解釋)
- 各行其是(意思解釋)
- 鮮血淋漓(意思解釋)
- 才高七步(意思解釋)
- 顧景慚形(意思解釋)
- 取之不盡(意思解釋)
- 足不出門(意思解釋)
- 字斟句酌(意思解釋)
- 竹籃打水一場空(意思解釋)
- 土生土長(意思解釋)
※ 獨學寡聞的意思解釋、獨學寡聞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強取豪奪 | 憑強力或權勢奪取。 |
旁若無人 | 旁:旁邊;若;好像。身邊好像沒有人。形容自視高大;態度傲慢。也形容態度自然、鎮靜自如的樣子。 |
一軌同風 | 車軌相同,風俗一致。比喻國家統一。 |
用智鋪謀 | 運用智力,設謀略。亦作“用計鋪謀”。 |
翻箱倒柜 | 把箱子柜子都倒過來;形容徹底搜尋查看。也比喻無保留地拿出自己的東西。 |
說雨談云 | 雨、云:男女歡合。談論男女歡合之事。 |
同室操戈 | 自家人動刀槍。泛指內部相爭。操:拿;戈:古代的一種兵器。 |
繁文縟節 | 文;節:舊時指禮節;縟:繁重。繁瑣過多的禮節、儀式。也指繁瑣多余的事項或手續。 |
路無拾遺 | 見“路不拾遺”。 |
作亂犯上 | 犯:冒犯。違抗尊長或朝廷,為悖逆或叛亂的行為。 |
詐奸不及 | 猶言十分奸詐。 |
風俗人情 |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風尚、禮節、習慣等。 |
望而生畏 | 看著就害怕。生畏:害怕。 |
斷香零玉 | 比喻女子的尸骸。 |
不置可否 | 置:擱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說對;也不說不對。指不明確表態。也作“不加可否。” |
國無寧日 | 寧:安寧。國家沒有太平的時候。 |
樹欲靜而風不止 | 樹要靜止,風卻不停地刮著。比喻事物的客觀存在和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。 |
分門別類 | 門:類;別:區別。根據事物的特征分類。 |
將功折罪 | 將:拿;用;折:抵償。用功勞來抵償罪過。 |
不合時宜 | 時宜:當時的需要或時尚。不符合當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。 |
惴惴不安 | 指擔心害怕(惴惴:恐懼、擔憂的樣子)。 |
舉目無親 | 舉目:抬頭看。抬頭張望;沒有一個親人。形容人生地疏、孤獨無依。 |
望塵靡及 | 見“望塵莫及”。 |
馳魂宕魄 | 形容振撼心靈。 |
天相吉人 | 相:保佑,幫助;吉人:善人。好人會得到天的幫助。 |
亂作一團 | 混雜在一起,形容極為混亂。 |
煙消云散 | 消:消失;散:散去。像煙霧和云氣一樣消散。比喻消失得無影無蹤。也作“云消霧散”。 |
有風有化 | 謂有教育意義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