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憤展布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發憤:下決心,立志;展:伸展;布:展開;展布:施展才能、抱負。發奮振作,施展才能。
出處康有為《大同書》戍部第一章:“則一現女身,縱天地予以奇才,無復有發憤展布之日,僅為一家一姓育子女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fā fèn zhǎn bù
注音ㄈㄚ ㄈㄣˋ ㄓㄢˇ ㄅㄨˋ
繁體發憤展布
感情發憤展布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用于人的志向等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爐火純青(意思解釋)
- 取長補短(意思解釋)
- 戒驕戒躁(意思解釋)
- 長江后浪推前浪(意思解釋)
- 篤近舉遠(意思解釋)
- 十全大補(意思解釋)
- 不卑不亢(意思解釋)
- 大失所望(意思解釋)
- 結駟連騎(意思解釋)
- 隳肝瀝膽(意思解釋)
- 偶一為之(意思解釋)
- 光前啟后(意思解釋)
- 罄竹難書(意思解釋)
- 專心一志(意思解釋)
- 骨肉之親(意思解釋)
- 將伯之呼(意思解釋)
- 男大當婚(意思解釋)
- 卑鄙齷齪(意思解釋)
- 才高七步(意思解釋)
- 通時合變(意思解釋)
- 敗德辱行(意思解釋)
- 鷸蚌相爭(意思解釋)
- 福善禍淫(意思解釋)
- 以夷制夷(意思解釋)
- 冒失鬼(意思解釋)
- 止戈興仁(意思解釋)
- 面授機宜(意思解釋)
- 精兵強將(意思解釋)
※ 發憤展布的意思解釋、發憤展布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志滿意得 | 志向實現,心滿意足。 |
空口無憑 | 憑:憑證。只是嘴說;沒有憑證。指不足為據。 |
止于至善 | 達到最完善的境界。 |
安步當車 | 安:安詳從容;不慌不忙。步:步行;當:代替。不慌不忙地步行;權當是乘車。又借指人能安于貧賤自行其樂。 |
吃不了兜著走 | 比喻不能承受或擔當。 |
望而生畏 | 看著就害怕。生畏:害怕。 |
生 有命 | 生 ;生存和 亡。迷信指人的生 等一切遭際皆由天命決定的。指事勢所至、人力不可挽回。 |
乳臭未干 | 身上的奶腥氣還沒有退盡。對年幼人表示輕蔑的說法。 |
絆腳石 | 絆腳的石頭,比喻阻礙前進的東西。 |
連珠炮 | 連續的火炮。比喻說話很快。 |
常年累月 | 長年累月,形容經過的時間很長。 |
善游者溺 | 會游泳的人,往往淹 。比喻人自以為有某種本領,因此而惹禍。 |
各盡所能,按勞分配 | |
比眾不同 | 與大家相比,大不一樣。 |
牛刀小試 | 牛刀:宰牛的刀。用宰牛刀在小生物身上做試驗。比喻有大本領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。 |
安身立命 | 安身:有容身之所;立命:精神上安定。指生活有著落;精神有所寄托。 |
不可告人 | 不能告訴別人。多指見不得人的不光明、不正當的用心或行徑。 |
伸手不見五指 | 形容光線非常暗,看不見四周圍的事物。 |
撥亂濟危 | 平定亂世,救濟危難。亦作“撥亂濟時”。 |
人盡其才 | 充分發揮每一個人的才能。盡:全部用出。 |
在此存照 | 照:查考,察看。寫下字據保存進來,以作憑證 |
為虎作倀 | 被老虎咬 的人變成鬼;又去引誘別人來讓老虎吃;這種鬼叫作“倀”。比喻充當惡人的幫兇。 |
昏聵無能 | 昏:眼睛看不清楚;聵:耳朵聽不清楚。眼花耳聾,沒有能力。比喻頭腦糊涂,沒有能力,分不清是非。 |
家常便飯 | 家中日常飯食。也比喻常見的、平常的事。 |
長他人志氣,滅自己威風 | 指一味助長別人的聲勢,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。 |
朝升暮合 | 零碎賣米。形容生活困難。 |
意惹情牽 | 惹:引起。牽:牽掛。引起情感上的纏綿牽掛。 |
振聾發聵 | 使聾子都受到振動和醒悟(發:開啟;聵:耳聾)。比喻喚醒糊涂、麻木的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