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聾振聵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聲音很大;使耳聾的也能聽到。發:開啟;振:振動;聵:耳聾。比喻言論文章等喚醒麻木糊涂的;給人以極大的震動和啟發。
出處清 蕊珠舊史《京塵雜錄 廠年玉筍志》:“如洛鐘之應銅山,蒲牢夜半鳴,足以發聾振聵。”
例子出了匕首、投槍,也還有發聾振聵的木鐸,有悠然發人深思的靜夜鐘聲。(茅盾《聯系實際、學習魯迅》)
基礎信息
拼音fā lóng zhèn kuì
注音ㄈㄚ ㄌㄨㄥˊ ㄓㄣˋ ㄎㄨㄟˋ
繁體發聾振聵
正音“聵”,不能讀作“guì”。
感情發聾振聵是中性詞。
用法聯合式;作謂語、定語;比喻喚醒麻木的人。
辨形“振”,不能寫作“震”。
近義詞醍醐灌頂、發聵振聾
英語rouse the deaf and awaken the unhearing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服牛乘馬(意思解釋)
- 焦頭爛額(意思解釋)
- 正本溯源(意思解釋)
- 奉命惟謹(意思解釋)
- 素昧平生(意思解釋)
- 憂喜交集(意思解釋)
- 望風撲影(意思解釋)
- 暈頭轉向(意思解釋)
- 阿世取容(意思解釋)
- 陌路相逢(意思解釋)
- 一塌糊涂(意思解釋)
- 說一不二(意思解釋)
- 驚心動魄(意思解釋)
- 慌里慌張(意思解釋)
- 苦口之藥(意思解釋)
- 溢于言表(意思解釋)
- 路無拾遺(意思解釋)
- 直搗黃龍(意思解釋)
- 偶一為之(意思解釋)
- 敗俗傷風(意思解釋)
- 目不斜視(意思解釋)
- 春冰虎尾(意思解釋)
- 拔苗助長(意思解釋)
- 勝友如云(意思解釋)
- 材雄德茂(意思解釋)
- 男大當婚(意思解釋)
- 臭名昭著(意思解釋)
- 苦口婆心(意思解釋)
※ 發聾振聵的意思解釋、發聾振聵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成語接龍(順接)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綠林豪客 | 綠林:西漢王匡、王鳳為首的“綠林軍”。指聚集山林、反抗官府的武裝力量指傷害人民的群盜股匪。 |
說東道西 | 沒有中心地隨意說。 |
敬業樂群 | 專心學習,和同學融洽相處。 |
背腹受敵 | 指前后都受到敵人的攻擊。 |
順口溜 | 民間的一種句子長短不等口頭韻文。 |
人面獸心 | 空有人的外貌;品德卻像獸類。形容品德極壞。 |
心里有鬼 | 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計劃。 |
樂道好古 | 以守道為樂,喜愛古制。 |
敏而好學 | 敏:聰明。天姿聰明而且喜好學習。 |
鴻鵠將至 | 鴻鵠:天鵝。指學習不專心。現表示將有所得。 |
空費詞說 | 說的話別人不聽,等于白說。 |
目不忍見 | 形容景象極其悲慘。同“目不忍視”。 |
兢兢戰戰 | 兢兢:小心謹慎的樣子;戰戰:畏懼的樣子。形容害怕而小心謹慎的樣子。 |
古色古香 | (陳設、器物或藝術品)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調。古香:古書畫散發出的氣味。 |
不翼而飛 | 翼:翅膀;不翼:沒有翅膀。沒有翅膀就飛走了。形容消息等流傳迅速;也比喻東西突然不見了。也作“無翼而飛”。 |
暴取豪奪 | 豪:強橫。用暴力劫奪。 |
吃不了兜著走 | 比喻不能承受或擔當。 |
正人君子 | 舊時指正直;有道德的人物。現多用來諷刺假裝正經的人。 |
大張旗鼓 | 大規模地搖旗擂鼓(張:展開;鋪排;旗鼓:古代作戰時傳達軍令的用具)。原形容作成的規模和聲勢大;現泛指做事規模和聲勢很大。 |
戶告人曉 | 讓每家每人都知道。 |
吳頭楚尾 | 今江西北部,春秋時是吳、楚兩國交界的地方,它處于吳地長江的上游,楚地長江的下游,好象首尾互相銜接。 |
飯囊酒甕 | 比喻只會吃飯喝酒,不會做事的人。 |
刀耕火種 | 指把草木燒成灰當作肥料;就地挖坑播下種子。指原始的農業耕作技術。也作“火耨刀耕”。 |
心曠神怡 | 心境開闊;精神愉快。曠:空闊;怡:愉快。 |
龍爭虎斗 | 龍與虎之間的爭斗。形容斗爭或競賽十分激烈緊張。 |
凹凸不平 |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進的地方。 |
家無儋石 | 十斗為一石,兩石為一儋。形容家里沒有存糧。比喻家境困難。 |
兵戎相見 | 兵戎:武器。以武力相見。指用戰爭解決問題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