飛書走檄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迅速地書寫文件。
出處唐·李白《送程劉二侍御兼獨孤判官赴安西幕府》詩:“繡衣貂裘明積雪,飛書走檄如飄風?!?/p>
例子論都及政者宗班張,飛書走檄者征陳琳。唐·崔祐甫《穆氏四子講藝記》
基礎信息
拼音fēi shū zǒu xí
注音ㄈㄟ ㄕㄨ ㄗㄡˇ ㄒ一ˊ
繁體飛書走檄
感情飛書走檄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用于官場等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草衣木食(意思解釋)
- 名山大川(意思解釋)
- 鷗鳥不下(意思解釋)
- 習非成是(意思解釋)
- 兄弟鬩于墻,外御其侮(意思解釋)
- 尾生之信(意思解釋)
- 寸步不離(意思解釋)
- 喟然長嘆(意思解釋)
- 有去無回(意思解釋)
- 繩鋸木斷(意思解釋)
- 志在千里(意思解釋)
- 臨危受命(意思解釋)
- 仁義道德(意思解釋)
- 汗牛充棟(意思解釋)
- 化鴟為鳳(意思解釋)
- 歸馬放牛(意思解釋)
- 風俗人情(意思解釋)
- 絆腳石(意思解釋)
- 作壁上觀(意思解釋)
- 抱恨黃泉(意思解釋)
- 女扮男裝(意思解釋)
- 融會貫通(意思解釋)
- 興高采烈(意思解釋)
- 生拉硬扯(意思解釋)
- 便還就孤(意思解釋)
- 不可磨滅(意思解釋)
- 一鼓作氣(意思解釋)
- 子繼父業(意思解釋)
※ 飛書走檄的意思解釋、飛書走檄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躲躲閃閃 | 躲避閃開,以免遇到某些情況。亦形容遮遮蓋蓋,支支吾吾,不坦率,不直爽。 |
干凈利落 | 形容沒有多余的東西。令人爽心悅目。也形容動作熟練、敏捷準確。 |
日月合壁 | 日月同時上升,出現于陰歷的朔日。古人以為是國家的瑞兆。 |
力所能及 | 及:達到。自己的力量能達到。 |
著手回春 | 指詩歌格調自然清新。也比喻醫術高明。 |
壓歲錢 | 過陰歷年時長輩給小孩兒的錢。 |
遺形藏志 | 超脫形骸,舍棄心性,進入忘我的精神境界。 |
明爭暗斗 |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進行爭斗;形容內部鉤心斗爭;互相爭斗的情況。 |
鴻鵠將至 | 鴻鵠:天鵝。指學習不專心?,F表示將有所得。 |
來蹤去跡 | 蹤、跡:腳印。來去的蹤跡;指人、物的來歷或事物的前因后果。 |
投石問路 | 原指夜間潛入某處前,先投以石子,看看有無反應,借以探測情況。后用以比喻進行試探。 |
列風淫雨 | 列:烈;淫:過量。本指狂風暴雨。后比喻錯別字連篇。 |
兢兢戰戰 | 兢兢:小心謹慎的樣子;戰戰:畏懼的樣子。形容害怕而小心謹慎的樣子。 |
安步當車 | 安:安詳從容;不慌不忙。步:步行;當:代替。不慌不忙地步行;權當是乘車。又借指人能安于貧賤自行其樂。 |
時至運來 | 時機來了,運氣也有了轉機。指由逆境轉為順境。 |
經緯天地 | 經:絲織品的直線;緯:絲織品的橫線。形容人的才能極大,能經營天下,治理國政。 |
不治之癥 | 治不好的病、絕癥。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或無法改正的弊端、錯誤。 |
兄弟鬩墻,外御其侮 | 鬩:爭吵;墻:門屏;御:抵御。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,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內部雖有分歧,但能一致對外。 |
罪上加罪 | 指罪惡更為嚴重。 |
孝子賢孫 |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孫。泛指有孝行的子孫。 |
指手劃腳 | 用手指;用腳劃。形容說話時用手腳示意;也比喻瞎指揮;亂加評論指責。 |
三十三天 | 佛教稱欲界第六天為三十三天,即忉利天。后形容最高的地方。 |
凹凸不平 |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進的地方。 |
經史百子 | 經:經學,經書,儒家經典著作。史:史學,史書。百子:諸子百家之學。舊指各個方面的很需要學問。 |
將奪固與 | 要想得到,必先給予。固,同“姑”。 |
皮笑肉不笑 | 極其不自然地裝出一副笑臉。形容虛偽或心懷惡意的樣子。 |
目無全牛 | 比喻技藝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界。 |
唇槍舌劍 | 嘴唇像槍;舌頭像劍。形容能言善辯;言詞犀利;針鋒相對。也作“舌劍唇槍?!?/td>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