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釵斷帶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釵分開,帶斷了。比喻夫妻的離別。
出處晉 袁宏《后漢紀 靈帝紀上》:“婦人見去,當分釵斷帶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fēn chāi duàn dài
注音ㄈㄣ ㄔㄞ ㄉㄨㄢˋ ㄉㄞˋ
繁體分釵斷帶
感情分釵斷帶是中性詞。
用法聯合式;作謂語;比喻夫妻的離異。
近義詞覆水難收、各奔東西
反義詞破鏡重圓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胸無大志(意思解釋)
- 聞聲相思(意思解釋)
- 窮家富路(意思解釋)
- 拭目以待(意思解釋)
- 躡手躡腳(意思解釋)
- 咄咄逼人(意思解釋)
- 反老還童(意思解釋)
- 一鼻子灰(意思解釋)
- 氣吞牛斗(意思解釋)
- 大開方便之門(意思解釋)
- 討價還價(意思解釋)
- 樹欲靜而風不止(意思解釋)
- 三個臭皮匠,合成一個諸葛亮(意思解釋)
- 亡命之徒(意思解釋)
- 各行其是(意思解釋)
- 家破人亡(意思解釋)
- 心上心下(意思解釋)
- 足衣足食(意思解釋)
- 故態復萌(意思解釋)
- 心服口服(意思解釋)
- 過甚其詞(意思解釋)
- 有志竟成(意思解釋)
- 轟轟烈烈(意思解釋)
- 意惹情牽(意思解釋)
- 古來今往(意思解釋)
- 斷子絕孫(意思解釋)
- 一偏之論(意思解釋)
- 好來好去(意思解釋)
※ 分釵斷帶的意思解釋、分釵斷帶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十全十美 | 十分完美;毫無欠缺。 |
手舞足蹈 | 蹈:跳動。兩手舞動;兩只腳也跳起來。形容高興到了極點。 |
入吾彀中 | 彀:張滿弓弩;彀中:指箭能射及的范圍,比喻牢籠,圈套。進入了我的弓箭射程之內。比喻就范。 |
訓練有素 | 平時一直有訓練。素:平時。 |
新仇舊恨 | 新仇加舊恨。形容仇恨深。 |
一錢太守 | 比喻值得稱贊的廉潔的官吏。或譏諷那些貪官污吏貪財。 |
處之泰然 | 處:處理;對待;之:代詞。泰: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樣子。形容處理事情不慌不忙;沉著鎮定。也指對事情無動于衷。也作“泰然處之”。 |
阿世取容 | 阿世:曲意迎合世俗;取容:博得別人的歡心。迎合世俗,取悅于人。 |
堂堂一表 | 形容身材魁偉,相貌出眾。 |
逸游自恣 | 逸:安閑;自恣:放縱自己。安閑自在地漫游,任意放縱自己。 |
樂道好古 | 以守道為樂,喜愛古制。 |
陳言務去 | 陳舊的言辭一定要去掉。指寫作時務必要去掉陳舊的言辭。 |
投石問路 | 原指夜間潛入某處前,先投以石子,看看有無反應,借以探測情況。后用以比喻進行試探。 |
流離轉徙 | 輾轉遷移,無處安身。 |
半路出家 | 半路:路途走到一半;指成年以后;出家:離家去當和尚、尼姑。不是從小而是年歲大點才去當和尚、尼姑或道士的。泛指半路上才學著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。 |
己溺己饑 | 亦作“己饑己溺”。語出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饑者,由己饑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后因以“己溺己饑”或“己饑己溺”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,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。 |
分路揚鑣 | 揚鑣:指驅馬前進。分路而行。比喻目標不同,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。 |
心曠神怡 | 心境開闊;精神愉快。曠:空闊;怡:愉快。 |
各行各業 | 泛指所有的人所從事的各種行業。 |
香火姻緣 | 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,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“香火因緣”。《北史·陸法和傳》:“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,豈規王位?但于空王佛所,與主上有香火因緣,且主上應有報至,故救援耳。” |
叫苦連天 | 一聲接一聲地訴苦。 |
立地書櫥 | 比喻人讀書多,學識文博。 |
心上心下 | 形容心神不安。 |
卑鄙齷齪 | 齷齪:骯臟。品行惡劣下流。 |
顧景慚形 | 看著身影,對自己的形體感到羞愧。謂自認不配享受某種榮譽、稱號等而感到慚愧。 |
踵武前賢 | 踵:腳跟。武:足跡。跟隨著前人的腳步走。比喻效法前人。 |
坐懷不亂 | 春秋時魯國的柳下惠將受凍的女子裹于懷中,沒有發生非禮行為。形容男子在兩性關系方面作風正派。 |
圖窮匕見 |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來的目的。窮:盡;匕:匕首;短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