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悅遠來的成語故事

拼音jìn yuè yuǎn lái
基本解釋近:指境內;遠:指境外。使鄰近的人高興;使遠方的人來歸附。后用以形容鄰近的人因得到好處而高興;遠方的人也都聞風前來歸附。
出處先秦 孔子《論語 子路》:“葉公問政,子曰:‘近者說(悅),遠者來。’”
近悅遠來的典故
春秋時期,楚國大夫沈諸梁因封地于葉被稱為葉公,孔子周游列國,來到楚國的葉邑,葉公向他請教怎樣治理一個地方。孔子回答:“近者悅,遠者來。”告訴他要先讓境內的人民歡悅無怨,于是遠處的人就會慕名而來投奔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近悅遠來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鬼哭神嚎 | 《太平天國歌謠傳說集 祭供恩人》:“嚇還不算,還逼著人‘逃難’。弄得村上雞飛狗跳,鬼哭神嚎。” |
望塵莫及 |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趙咨傳》:“復拜東海相,之官,道經滎陽,令敦煌曹暠,咨之故孝廉也,迎路謁候。咨不為留,暠送至亭次,望塵不及。” |
手锏 | 艾煊《大江風雷》第四部:“他認為這是最后最厲害的 手锏,這兩句話拋出去,可以使楊大新理屈詞窮,啞口無言。” |
首身分離 | 《戰國策·秦策四》:“刳腹折頤,首身分離。” |
著手回春 |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13章:“他想起來高一功的情況不妙,尚炯回來也許會著手回春。” |
縱橫開合 | 柯靈《向拓荒者致敬》:“這些文學的核心是迫切的現實感,而筆鋒所至,縱橫開合,娓娓而談,從歷史掌故……直至民間說唱與繪畫。” |
眾喣山動 | 明 李東陽《余肅敏公傳》:“役未及興,而眾喣山動。” |
玩世不恭 | 明 李開先《雪蓑道人傳》:“醉后高歌起舞,更有風韻,只是玩世不恭,人難親近耳。” |
年少無知 | 明·程登吉《幼學瓊林》第二卷:“口尚乳臭,謂世人年少無知;三折其肱,謂醫士老成諳練。” |
野沒遺賢 |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20卷:“那爺爺圣武神文,英明仁孝,真個朝無幸位,野沒遺賢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