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法自弊的成語故事

拼音wéi fǎ zì bì
基本解釋作定自弊。
出處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商君列傳》:“商君亡至關(guān)下,欲舍客舍。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,曰:‘商君之法,舍人無驗者坐之。’商君喟然嘆曰:‘嗟乎!為法之敝,一至此哉!’”
為法自弊的典故
戰(zhàn)國時期,秦孝公任用商鞅在秦國進(jìn)行一系列政治和經(jīng)濟(jì)制度改革,太子駟觸犯新法被商鞅定罪。秦國逐漸富強(qiáng)起來。后來太子駟成為秦惠文王,他公報私仇要治商鞅罪過。商鞅出逃,沒人敢收留,沒想到商鞅作法自斃,被秦王所 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為法自弊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安內(nèi)攘外 | 漢 張仲景《傷寒論 太陽病上》:“甘草甘平,有安內(nèi)攘外之能。” |
太歲頭上動土 | 元 無名氏《打董達(dá)》第二折:“我兒也,你尋 也,正是太歲頭上動土哩!” |
戒驕戒躁 | 毛澤東《在中國共產(chǎn)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》:“戒驕戒躁,永遠(yuǎn)保持謙虛進(jìn)取的精神。” |
用心良苦 | 清·錢謙益《題懷麓堂詩鈔》:“孟陽于惡疾沉痼之后,出西涯之詩療之,曰:‘此引年之藥物,亦攻毒之箴砭,其用心良亦苦矣。’” |
寸步不離 | 南朝 梁 任昉《述異記》:“夫妻相重,寸步不相離。” |
皮開肉綻 | 元 鄭廷玉《楚昭王疏者下船》:“打得皮開肉綻碎了骨頭。” |
凡事預(yù)則立,不預(yù)則廢 | 西漢 戴圣《禮記 中庸》:“凡事豫則立,不豫則廢。” |
吉光片羽 | 清 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92回:“祖宗詩文,在旁人觀之,不過行云流水,我們后輩視之,吉光片羽,皆金玉珠貝。” |
龍馭上賓 | 《史記·封禪書》:“黃帝采首山銅,鑄鼎于荊山下。鼎既成,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。黃帝上騎,群臣后宮從上者七十馀人,龍乃上去。” |
空話連篇 | 毛澤東《反對黨八股》:“黨八股的第一條罪狀是:空話連篇,言之無物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