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拘小節的成語故事

拼音bù jū xiǎo jié
基本解釋不拘:不拘泥;不限制;小節:瑣碎的生活小事。不拘泥于生活瑣事。指人在生活小事上不大在乎。
出處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虞延傳》:“(延)性敦樸,不拘小節,又無鄉曲之譽。”
不拘小節的典故
西漢末年,東昏亭長虞延不注重生活小節,但敢于主持公道,將王莽的寵妾魏氏惡霸親戚送入大牢。東漢時在富宗市長手下為官,因勸諫貪官富宗深得皇帝賞識,后為官洛陽,因其敢于執法而得罪皇帝親戚陰氏而被迫自 身亡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不拘小節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一年被蛇咬,十年怕井繩 |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第一卷:“一年被蛇咬,三年怕草索,說到貨物,我就沒有膽氣了。” |
物美價廉 | 清 吳趼人《近十年之怪現狀》第十回:“蘇州有個朋友寫信來,要印一部書。久仰貴局的價廉物美,所以特來求教。” |
盡信書不如無書 | 語出《孟子 盡心下》:“盡信書,則不如無書。吾于武成,取二三策而已矣。”宋 陸九淵《政之寬猛孰先論》:“鳴呼,盡信書不如無書。” |
望塵莫及 | 南朝 宋 范曄《后漢書 趙咨傳》:“復拜東海相,之官,道經滎陽,令敦煌曹暠,咨之故孝廉也,迎路謁候。咨不為留,暠送至亭次,望塵不及。” |
掉舌鼓唇 | 清·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79回:“妝女的呈嬌獻媚,令人消魂;耍丑的掉舌鼓唇,令人捧腹。” |
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從何說起 |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序:“覺世間變幻之態,無有過于中國官場者……嘗苦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從何處說起。” |
當仁不讓 | 先秦 孔子《論語 衛靈公》:“當仁不讓于師。”朱熹集注:“當仁,以仁為己任也。” |
鑿壁借光 | 晉·葛洪《西京雜記》第二卷:“匡衡字稚圭,勤學而無燭,鄰舍有燭而不逮,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書映光而讀之。” |
東扶西倒 | 宋 楊萬里《過南蕩》詩:“笑 槿籬能耐事,東扶西倒野酴醿。” |
視 如歸 | 《韓非子 外儲說左下》:“三軍既成陣,使士視 如歸,臣不如公子成父。”《呂氏春秋 勿躬》:“三軍之士,視 如歸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