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桃殺三士的成語故事

拼音èr táo shā sān shì
二桃殺三士的典故
這個成語來源于《晏子春秋·諫下二》,公孫接、田開疆、古冶子事景公,以勇力搏虎聞。
有一天,晏子從他們身旁經過時,小步快走以示敬意,但這三個人卻不起來,對晏子非常失禮。對此,晏子極為生氣,便去進見景公,說:“我聽說,賢能的君王蓄養的勇士,對內可以禁止暴亂,對外可以威懾敵人,上面贊揚他們的功勞,下面佩服他們的勇氣,所以使他們有尊貴的地位,優厚的奉祿。而現在君王所蓄養的勇士,對上沒有君臣之禮,對下也不講究長幼之倫,對內不能禁止暴亂,對外不能威懾敵人,這些是禍國殃民之人,不如趕快除掉他們?!本肮f:“這三個人力氣大,與他們硬拼,恐怕拼不過他們,暗中刺 ,恐怕又刺不中?!标套诱f:“這些人雖然力大好斗,不懼強敵,但不講究長幼之禮?!庇谑潜愠藱C請景公派人賞賜他們兩個桃子,對他們說道:“你們三個人就按功勞大小去分吃這兩個桃子吧!”
公孫接仰天長嘆說:“晏子果真是位聰明人。他讓景公叫我們按功勞大小分配桃子。我們不接受桃子,就是不勇敢;可接受桃子,卻又人多桃少,這就只有按功勞大小來分吃桃子。我第一次打敗了野豬,第二次又打敗了母老虎。像我這樣功勞,可以吃桃子,而不用和別人共吃一個。”于是,他拿起了一個桃子站起來了。田開疆說:“我手拿兵器,接連兩次擊退敵軍。像我這樣的功勞,也可以自己單吃一個桃子,用不著與別人共吃一個?!庇谑?,他也拿起一個桃子站起來了。
古冶子說:“我曾經跟隨國君橫渡黃河,大鱉咬住車左邊的馬,拖到了河的中間,那時,我不能在水面游,只有潛到水里,頂住逆流,潛行百步,又順著水流,潛行了九里,才抓住那大鱉,將它 了。我左手握著馬的尾巴,右手提著大鱉的頭,像仙鶴一樣躍出水面。渡口上的人都極為驚訝地說:‘河神出來了?!屑氁豢?,原來是鱉的頭。像我這樣的功勞,也可以自己單獨吃一個桃子。而不能與別人共吃一個!你們兩個人為什么不快把桃子拿出來!”說罷,便抽出寶劍,站了起來。公孫接、田開疆說:“我們勇敢趕不上您,功勞也不及您,拿桃子也不謙讓,這就是貪婪??;然而還活著不 ,那還有什么勇敢可言?”于是,他們二人都交出了桃子,刎頸自 了。古冶子看到這種情形,說道:“他們兩個都 了,唯獨我自己活著,這是不仁;用話語去羞恥別人,吹捧自己,這是不義;悔恨自己的言行,卻又不敢去 ,這是無勇。雖然如此,他們兩個人若是同吃一個桃子,是恰當的;而我獨自吃另一個桃子,也是應該的。”他感到很羞慚,放下桃子,刎頸自 了。景公的使者回復說:“他們三個人都 了?!本肮扇私o他們穿好衣服,放進棺材,按照勇士的葬禮埋葬了他們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二桃殺三士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疚心疾首 | 唐 崔鍔《內寺伯朱夫人趙氏合袝志》:“以嗣子奉命雞林,三歲然復,疚心疾首,亦時禮念,冥期佑助?!?/td> |
難言之隱 | 清 錢謙益《跋留庵》:“錢氏少為黨魁,晚托禪悅,生平頗多壹郁難言之隱?!?/td> |
過五關, 六將 | |
頭面人物 | 王蒙《悠悠寸草心》:“小小的理發室也反映著人世的滄桑,何況到這里來整容的頗多頭面人物。” |
同心合力 | 《書·泰誓中》:“予有亂臣十人,同心同德?!?/td> |
汗牛充棟 | 唐 柳宗元《文通先生陸給事墓表》:“其為書,處則充棟宇,出則汗牛馬。” |
營私舞弊 | 清 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:“南洋兵船雖然不少,叵奈管帶……營私舞弊,那里還有公事在他心上。” |
十羊九牧 | 《隋書 楊尚希傳》:“所謂民少官多,十羊九牧?!?/td> |
一哄而起 |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:“地方上百姓動了公憤,一哄而起?!?/td> |
生 有命 | 晉·葛洪《抱樸子·對俗》:“生 有命,修短素定,非彼藥物,所能損益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