舟中敵國的成語故事

拼音zhōu zhōng dí guó
基本解釋同船的人都成的敵人。比喻大家反對(duì),十分孤立。
出處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孫子吳起列傳》:“若君不修德,舟中之人盡為敵國也。”
舟中敵國的典故
戰(zhàn)國時(shí)期著名的軍事家吳起聽說魏文侯很聰明賢能,就去投靠魏國,被任命魏軍的統(tǒng)領(lǐng),對(duì)付秦國和韓國。魏文侯 后,魏武侯乘船時(shí)說江山多美好。吳起說如不施行仁政,那么共乘的小船上也會(huì)有敵國的存在,魏武侯贊同他的觀點(diǎn)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舟中敵國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大義滅親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隱公四年》:“大義滅親,其是之謂乎?” |
著手回春 |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13章:“他想起來高一功的情況不妙,尚炯回來也許會(huì)著手回春?!?/td> |
揮霍無度 | 清 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》第102回:“因?yàn)閮鹤颖⒁幌驌]霍無度,不敢交與他。” |
鬼爛神焦 | 唐 韓愈《陸渾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韻》:“截然高周燒四垣,神焦鬼爛無逃門?!?/td> |
心直口快 | 元 張國賓《羅李郎》第四折:“哥哥是心直口快射糧軍,哥哥是好人?!?/td> |
大樹將軍 | 《后漢書·馮異傳》:“諸將軍并坐論功,異常獨(dú)屏樹下,軍中號(hào)曰‘大樹將軍’?!?/td> |
餓虎吞羊 | 《清平山堂話本 五戒禪師私紅蓮記》:“一個(gè)初侵女色,由如餓虎吞羊?!?/td> |
薄暮冥冥 | 宋 范仲淹《岳陽樓記》:“薄暮冥冥,虎嘯猿啼?!?/td> |
學(xué)而不厭 | 先秦 孔子《論語 述而》:“默而識(shí)之,學(xué)而不厭,誨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?” |
萬馬奔騰 | 宋 劉一止《水村一首示友人》:“秋光有盡意無盡,萬馬奔騰山作陣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