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左夷吾的成語故事

拼音jiāng zuǒ yí wú
基本解釋《晉書·溫嶠傳》:“于時江左草創(chuàng),綱維未舉,嶠殊以為憂。及見王導共談,歡然曰:‘江左自有管夷吾,吾復何慮!’”管夷吾,春秋時期政治家管仲,相齊桓公成霸業(yè)。后來詩文中多以“江左夷吾”稱許有輔國救民之才的人。
出處《晉書·溫嶠傳》:“于時江左草創(chuàng),綱維未舉,嶠殊以為憂。及見王導共談,歡然曰:‘江左自有管夷吾,吾復何慮!’”
江左夷吾的典故
溫嶠出任劉琨的使節(jié)剛到江南來。這時,江南的政權建立工作剛著手,法紀還沒有制定,社會秩序不穩(wěn)定。溫嶠初到,對這種種情況很是擔憂。接著便去拜訪丞相王導,訴說晉帝被囚禁流放、社稷宗廟被焚燒、先帝陵墓被毀壞的酷烈情況,表現(xiàn)出亡國的哀痛。溫嶠忠誠憤慨的感情深厚激烈,邊說邊哭,王導也隨著他一起流淚。溫嶠敘述完實際情況以后,就真誠地訴說結交之意,王丞相也深情地接納他的心愿。出來以后,他高興地說:“江南自有管夷吾那樣的人,這還擔心什么呢!”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江左夷吾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骨肉分離 | 明·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第30卷:“誰知 后纏綿,恩變成仇,害得我骨肉分離, 無葬身之地,我好苦也!我好恨也!” |
天經地義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夫禮,天之經也,地之義也,民之行也。” |
付之一炬 | 唐 杜牧《阿房宮賦》:“戍卒叫,函谷舉,楚人一炬,可憐焦土。” |
多多益善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淮陰侯列傳》:“上曰:‘于君何如?’曰:‘臣多多而益善耳。’” |
零光片羽 | 黃遠庸《記者眼光中之孫中山》:“其所對北京內外記者所言,皆不過此三種政策之零光片羽,蓋孫先生之樂觀主義如此。” |
鑒影度形 | 清·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102回:“這三人將籃子內物件,一齊擺出仔細瞧看,或者寸紙,或者只字,鑒影度形,一概俱無,又仍一件一件裝入籃內。” |
如臂使指 | 東漢 班固《漢書 賈誼傳》:“令海內之勢如身之使臂,臂之使指,莫不制從。” |
主憂臣勞 |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越王勾踐世家》:“臣聞主憂臣勞,主辱臣 。昔者君王辱于會稽,所以不 ,為此事也。” |
春山如笑 | 宋·郭熙《林泉高致·山水訓》:“春山澹冶而如笑,夏山蒼翠而如滴,秋山明凈而如妝,冬山慘淡而如睡。” |
鋪天蓋地 | 宋 釋惟白《續(xù)傳燈錄 卷二 志仁禪師》:“問:‘如何是和尚家風?’師曰:‘遮天蓋地。’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