彎彎曲曲的成語故事

拼音wān wān qū qū
基本解釋曲折不直的。
出處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87回:“于是二人別了惜春,離了蓼風軒,彎彎曲曲,走近瀟湘館,忽聽得叮咚之聲。”
彎彎曲曲的典故
妙玉來大觀園探望惜春,賈寶玉自作多情要去送妙玉,兩人來到彎彎曲曲的園內小路上,聽到瀟湘館內傳來叮咚的琴聲,兩人坐在石頭上聽這凄慘悠揚的琴聲,突然琴弦斷了。妙玉要回寺廟,弄得寶玉滿肚疑團,沒精打采地回到怡紅院中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彎彎曲曲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先天下之憂而憂,后天下之樂而樂 | 宋·范仲淹《岳陽樓記》:“然則何時而樂耶?其必曰:‘先天下之憂而憂,后天下之樂而樂乎!’” |
掉以輕心 | 唐 柳宗元《答韋中立論師道書》:“故吾每為文章,未嘗敢以輕心掉之。” |
簡明扼要 | 毛澤東《黨委會的工作方法》:“講話、演說、寫文章和寫決議案,都應當簡明扼要。” |
歸十歸一 | 白誠仁、何紀光《小紅軍》:“你看他,又背紅纓槍又拿手榴彈,收拾得歸十歸一,真像個久經鍛煉的紅軍戰士了。” |
一哄而起 | 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:“地方上百姓動了公憤,一哄而起。” |
飛檐走壁 | 清 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26回:“這個人本來是一個飛檐走壁的賊。” |
生 有命 | 晉·葛洪《抱樸子·對俗》:“生 有命,修短素定,非彼藥物,所能損益。” |
讜言直聲 | 唐 白居易《唐河南元府君夫人墓志銘序》:“由校書郎拜左拾遺,不數月,讜言直聲動于朝廷。” |
異途同歸 | 西漢 劉安《淮南子 本經訓》:“五帝三王,殊事而同指,異路而同歸。” |
拔茅連茹 | 《周易 泰》:“拔茅茹,以其匯。”王弼注:“茅之為物,拔其根而相牽引者也。茹,相牽引之貌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