倚門倚閭的成語故事

拼音yǐ mén yǐ lǘ
基本解釋閭:古代里巷的門。形容父母盼望子女歸來的迫切心情。
出處《戰(zhàn)國策·齊策六》:“女朝出而晚來,則吾倚門而望,女暮出而不還,則吾倚閭而望。”
倚門倚閭的典故
齊王的宗族王孫賈,15歲就被召進(jìn)宮當(dāng)齊王的侍臣。他母親很愛他,每當(dāng)他入朝,總要再三叮囑他早些回來。如果他回家晚了,母親就會焦急的倚在門外等他回來。
公元前284年,燕昭王派樂毅討伐齊國,很快攻下了齊國都城臨淄。齊王倉惶逃走,逃到了營城,這天,王孫賈沒有在齊王身邊,聽說齊王出逃,急忙前去追尋,因不見齊王,只得回家。
母親見了,問:燕兵來了,你為何不保護(hù)齊王。王孫賈道:“我不知道大王在什么地方。”
母親非常生氣,說:“你每天回來晚了,我會倚在家門口等。你既然是大王的侍臣,竟然不知道他去哪兒了,那你還回家干什么!”王孫賈聽后,很慚愧,馬上離家再去打聽齊王下落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倚門倚閭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聞聲相思 | 《鬼谷子·內(nèi)揵》:“君臣上下之事,有遠(yuǎn)而親,近而疏,就之不用,去之反求,日進(jìn)前不御,遙聞聲而相思。” |
鷗鳥不下 | 戰(zhàn)國 鄭 列御寇《列子 黃帝》:“海上之人好漚鳥者,每旦之海上,從漚鳥游,漚鳥之至者百住而不止……明日之海上,漚鳥舞而不下也。” |
八斗之才 | 唐 李商隱《可嘆》詩:“宓妃愁坐芝田館,用盡陳王八斗才。” |
惡衣惡食 | 先秦 孔子《論語 里仁》:“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,未足與議也。” |
用心良苦 | 清·錢謙益《題懷麓堂詩鈔》:“孟陽于惡疾沉痼之后,出西涯之詩療之,曰:‘此引年之藥物,亦攻毒之箴砭,其用心良亦苦矣。’” |
頭面人物 | 王蒙《悠悠寸草心》:“小小的理發(fā)室也反映著人世的滄桑,何況到這里來整容的頗多頭面人物。” |
舉賢任能 | 《禮記 大傳》:“三曰舉賢,四曰使能。” |
夫唱婦隨 | 《關(guān)尹子 三極》:“天下之理,夫者唱,婦者隨。” |
半吊子 | 丁玲《我所認(rèn)識的瞿秋白同志》:“他卻說自己是‘半吊子文人’,也是一種夸大,是不真實(shí)的。” |
鋪天蓋地 | 宋 釋惟白《續(xù)傳燈錄 卷二 志仁禪師》:“問:‘如何是和尚家風(fēng)?’師曰:‘遮天蓋地。’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