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賊獨夫的成語故事

拼音mín zéi dú fū
基本解釋指殘害人民眾叛親離的反動統治者。
出處范文瀾《中國通史》第二編第一章第一節:“這種險慘刻毒的民賊獨夫思想,與孔孟正統派的仁義學說恰恰處于對立的地位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民賊獨夫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民賊獨夫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長噓短氣 | |
過了這個村,沒這個店 | 清·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13回:“這是送上門的。你老人家休錯這主意,過這村,就沒這店了。” |
兄弟鬩于墻,外御其侮 | 《詩經·小雅·常棣》:“兄弟鬩于墻,外御其侮。” |
形神不全 | 西漢·劉向《戰國策·齊策》:“士生乎鄙野,推選則祿焉,非不遂遵也,然而形神不全。” |
窮家富路 | 清·石玉昆《三俠五義》第23回:“再者銀子雖多,賢弟只管拿去。俗語說得好:‘窮家富路。’” |
臭名遠揚 | 《宋書 劉義真傳》:“案車騎將軍義真,兇惡之性,爰自稚弱,咸陽之酷,臭聲遠播。” |
來蹤去跡 | 明 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16卷:“陸婆向來也曉得兒子些來蹤去跡,今番 人一事,定有干涉,只是不敢問他,卻也懷著鬼胎。” |
汗牛充棟 | 唐 柳宗元《文通先生陸給事墓表》:“其為書,處則充棟宇,出則汗牛馬。” |
節哀順變 | 西漢 戴圣《禮記 檀弓下》:“喪禮,哀戚之至也;節哀,順變也。君子念始之者也。” |
進銳退速 | 先秦 孟軻《孟子 盡心上》:“其進銳者,其退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