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狐之腋的成語故事

拼音yī hú zhī yè
基本解釋腋:指狐貍腋下的皮毛。一只狐貍腋下的皮毛。比喻珍貴的東西。
出處漢 王褒《四子講德論》:“千金之裘,非一狐之腋。”
一狐之腋的典故
春秋末期,晉國卿士趙國奠基人趙簡子十分喜歡周舍直言不諱。周舍曾經立于趙簡子門下三日三夜,說自己愿意效犬馬之勞。周舍 后,趙簡子每天只能聽到一遍頌揚與贊美之詞,他非常失望,認為眾多平庸之人不如周舍,就像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一樣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一狐之腋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論長說短 | 清·褚人獲《堅瓠十集·卷堂文》:“算功課論長說短,欲訴無門。” |
得意洋洋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管晏列傳》:“意氣揚揚,甚自得也。” |
望風撲影 | 清·石玉昆《三俠五義》第51回:“蔣平道:‘知道五弟向何方而去?不是望風撲影么?’” |
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從何說起 |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序:“覺世間變幻之態,無有過于中國官場者……嘗苦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從何處說起。” |
舊地重游 | 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一章:“廣州,在1926年北伐的那一年,我是住過三個多月的,整整隔了十二年又到舊地重游了。” |
春山如笑 | 宋·郭熙《林泉高致·山水訓》:“春山澹冶而如笑,夏山蒼翠而如滴,秋山明凈而如妝,冬山慘淡而如睡。” |
萬無一失 | 漢 枚乘《七發》:“孔老覽觀,孟子持籌而算之,萬不失一。” |
汗牛充棟 | 唐 柳宗元《文通先生陸給事墓表》:“其為書,處則充棟宇,出則汗牛馬。” |
心急如焚 | 清 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17回:“我越發覺得心急如焚,然而也是沒法的事,成日猶如坐在針氈上一般。” |
吳下阿蒙 | 晉 虞溥《江表傳》:“至于今者,學識英博,非復吳下阿蒙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