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甘共苦的成語故事

拼音tóng gān gòng kǔ
基本解釋共同享受幸福;共同承擔苦難。比喻同歡樂;共患難。甘:甜;苦:苦難。
出處西漢 劉向《戰國策 燕策一》:“燕王吊 問生,與百姓同其甘苦。”
同甘共苦的典故
戰國時,燕國太子姬平繼承了王位,史稱燕昭王。怎么治理,才能富民強國,燕昭王真感到束手無策。一天,他聽說郭隗善出點子,很有計謀。于是趕緊派人去把郭魄請來,對他說:“你能否替我找到一個有本領的人,幫我強國復仇?”郭魄說:“只要你廣泛選拔有本領的人,并且要親自去訪問他,那么,天下有本領的人就都會投奔到燕國來。”“那么我去訪問哪一個才好呢?”郭隗回答說:“先重用我這個本領平平的人吧!天下本領高強的人看到我這樣的人都被您重用,那么,他們肯定會不顧路途遙遠,前來投奔您的。”燕昭王立刻尊郭隗為老師,并替他造了一幢華麗住宅。消息一傳開,樂毅、鄒衍、劇辛等有才能的人,紛紛從魏、齊、趙等國來到燕國,為燕昭王效力。燕昭王很高興,都委以重任,開關備至;無論誰家有婚喪娶等事,他都親自過問。就這樣,他與百姓同事安樂,共度苦難二十八年,終于把燕國治理得國富民強,受到舉國上下的一致擁戴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同甘共苦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痛痛快快 | 清·劉鶚《老殘游記續集遺稿》第一回:“依我看來,泰山是五岳之一,既然來到此地,索興痛痛快快的逛一下子。” |
踏破芒鞋沒覓處,得來全不費工夫 | 清·李綠園《歧路燈》第18回:“往上一瞧,正是那日晚上地藏庵遇著的一群俊俏后生,心中歡喜不盡,暗說道:‘踏破芒鞋沒覓處,得來全不費工夫。’” |
炒魷魚 | 張賢亮《出賣“荒涼”》:“絕對聽從我指示,做不到這點,立即‘炒魷魚’!” |
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 | 元·許名奎《忍經》:“堯夫解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” |
人才濟濟 | 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62回:“閏臣見人才濟濟,十分歡悅。” |
說雨談云 | 元·湯式《賞花時·送友人觀光》套曲:“弄柳拈花手倦抬,說雨談云口倦開,須發已斑白,風流頓改。” |
鑿壁借光 | 晉·葛洪《西京雜記》第二卷:“匡衡字稚圭,勤學而無燭,鄰舍有燭而不逮,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書映光而讀之。” |
神出鬼入 | 《淮南子 兵略訓》:“善者之動也,神出而鬼行。” |
貧賤不能移 | 戰國·鄒·孟軻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富貴不能淫,貧賤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謂大丈夫。” |
不到黃河心不 | 清 蔣士銓《空谷香 虎窮》:“我一路何等勸你,你這樣人,不到黃河心不 ,還說什么親戚!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