抱柱之信的成語故事

拼音bào zhù zhī xìn
基本解釋后用以表示堅守信約。
出處《莊子·盜跖》:“尾生與女子期于梁下,女子不來,水至不去,抱梁柱而 。”《史記·蘇秦列傳》:“信如尾生,與女子期于梁下,女子不來,水至不去,抱柱而 。”唐·李白《長干行》詩:“常存抱柱信,豈上望夫臺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抱柱之信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抱柱之信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中正無私 | 春秋·齊·管仲《管子·五輔》:“為人君者中正而無私,為人臣者忠信而不黨。” |
多多益善 | 西漢 司馬遷《史記 淮陰侯列傳》:“上曰:‘于君何如?’曰:‘臣多多而益善耳。’” |
富貴驕人 | 《陳書 魯悉達傳》:“悉達雖仗義任俠,不以富貴驕人。” |
惡衣惡食 | 先秦 孔子《論語 里仁》:“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,未足與議也。” |
有約在先 | 元·無名氏《舉案齊眉》第一折:“老夫人,這事本已有約在先,況兼孩兒又執(zhí)意定要嫁她,也是他的緣分了。” |
算無遺策 | 《晉書 桓玄傳》:“自謂經(jīng)略指授,算無遺策。” |
勞民傷財 | 《元史 李元禮傳》:“而又勞民傷財,以奉土木。” |
學而時習之 | 《論語·學而》:“子曰:‘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!” |
志在千里 | 三國魏·曹操《步出夏門行·神龜雖壽》:“老驥伏櫪,志在千里。烈士暮年,壯心不已。” |
繁文縟節(jié) | 宋 蘇軾《上圓丘合祭卞議》:“省去繁文末節(jié),則一歲可以再郊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