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虎歸山的成語故事

拼音fàng hǔ guī shān
基本解釋歸:返回。把老虎放回山林。比喻把敵人放走;留下后患。也作“縱虎歸山”。
出處晉 司馬彪《零陵先賢傳》:“璋遣法正迎劉備,巴諫曰:‘備,雄人也,入必為害,不可內(nèi)也。’既入,巴復諫曰:‘若使備討張魯,是放虎于山林也。’璋不聽。”
放虎歸山的典故
東漢末年,劉備處境艱難就去投奔曹操。曹操的謀士程昱知道劉備不是等閑之輩,勸曹操盡早除掉劉備。劉備為麻痹曹操,裝做種菜不問政治。曹操滅了呂布后,劉備請求帶兵攻打袁術,曹操給了五萬軍馬,劉備離開曹操自立旗號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放虎歸山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滿腹經(jīng)綸 | 明 馮惟敏《海浮山堂詞稿 商調(diào)集賢賓 題春園 浪里束煞》:“論英雄何必老林泉?滿腹經(jīng)綸須大展,休負了蒼生之愿。” |
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從何說起 |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(xiàn)形記》序:“覺世間變幻之態(tài),無有過于中國官場者……嘗苦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從何處說起。” |
丑聲遠播 | 《宋書·盧陵孝獻王義真?zhèn)鳌罚骸跋剃栔幔舐曔h播。” |
目不忍見 | 《廣東軍務記》:“真為目不忍見。” |
因噎廢食 | 漢 劉向《說苑》:“一噎之故,絕谷不食。” |
過而能改 | 《左傳·宣公二年》:“吾知所過矣,將改之。稽首而曰:‘人誰無過,過而能改,善莫大焉。’” |
滿招損,謙受益 | 《尚書 大禹謨》:“滿招損,謙受益,時乃天道。” |
乳臭未干 |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第20卷:“雖有兩個外甥,不是姐姐親生,并且乳臭未干,誰人來稽查得他?” |
儉以養(yǎng)德 | 三國·蜀·諸葛亮《誡子書》:“夫君子之行,靜以修身,儉以養(yǎng)德。” |
海水不可斗量 | 《淮南子·泰族訓》:“太山不可丈尺也,江海不可斗斛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