盱衡厲色的成語故事

拼音xū héng lì sè
基本解釋盱衡:舉眉揚目;厲:嚴厲;色:面色。橫眉怒目,面色嚴厲。
出處《漢書·王莽傳》:“當此之時,公運獨見之明,奮亡前之威,盱衡厲色,振揚武怒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盱衡厲色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盱衡厲色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胸無大志 |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36章:“至于回、革等人,實系凡庸之輩,胸無大志,三年來觀望風色,動搖不前。” |
龍飛鳳舞 | 宋 蘇軾《表忠觀碑》:“天目之山,苕水出焉,龍飛鳳舞,萃于臨安。” |
僧多粥少 | 王朔《浮出海面》:“國家有困難,僧多粥少,為國分憂嘛。” |
形神不全 | 西漢·劉向《戰國策·齊策》:“士生乎鄙野,推選則祿焉,非不遂遵也,然而形神不全。” |
勞民傷財 | 《元史 李元禮傳》:“而又勞民傷財,以奉土木。” |
野沒遺賢 | 明·馮夢龍《醒世恒言》第20卷:“那爺爺圣武神文,英明仁孝,真個朝無幸位,野沒遺賢。” |
目不忍見 | 《廣東軍務記》:“真為目不忍見。” |
歸十歸一 | 白誠仁、何紀光《小紅軍》:“你看他,又背紅纓槍又拿手榴彈,收拾得歸十歸一,真像個久經鍛煉的紅軍戰士了。” |
視 如歸 | 《韓非子 外儲說左下》:“三軍既成陣,使士視 如歸,臣不如公子成父。”《呂氏春秋 勿躬》:“三軍之士,視 如歸。” |
鴻儒碩學 | 《晉書·儒林傳序》:“鴻儒碩學,無乏于時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