見義勇為的成語故事

拼音jiàn yì yǒng wéi
基本解釋義:正義;勇:勇敢;為;做。見到正義的事情勇于去做。
出處先秦 孔子《論語 為政》:“見義不為,無勇也。”
見義勇為的典故
1993年8月,濟南軍區(qū)某部中士徐洪剛探親期滿乘車返隊,在車上遇到幾個歹徒在調(diào)戲一個女青年,并肆無忌憚耍流氓,徐洪剛這時立即見義勇為,毫不猶豫上前制止,被歹徒連刺多刀,他頑強地追趕歹徒,被授予英雄稱號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見義勇為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改過遷善 | 《周易 益》:“君子以見善則遷,有過則改。” |
離經(jīng)辨志 | 《禮記·學記》:“一年視離經(jīng)辨志,三年視敬業(yè)樂群,五年視博習親師,七年視論學取友,謂之小成。” |
夸大其詞 | 《宋史 王祖道傳》:“蔡京開邊,祖道欲乘時徼富貴,誘王江酋、楊晟免等使納士,夸大其辭。” |
痛定思痛 | 唐 韓愈《與李翱書》:“今而思之,如痛定之人,思當痛之時,不知何能自處也。” |
柳暗花明又一村 | 宋 陸游《游山西村》詩:“山重水復疑無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” |
德容言功 | 語出《禮記·昏義》。見“德言容功”。 |
正身明法 | 《晉書 元帝紀》:“二千石令長當袛奉舊憲,正身明法,抑齊豪強,存恤孤獨,隱實戶口,勸課農(nóng)桑。” |
遺形藏志 | 漢·嚴遵《道德指歸論·上德不德》:“遺形藏志,與道相得。” |
神出鬼入 | 《淮南子 兵略訓》:“善者之動也,神出而鬼行。” |
倒冠落佩 | 唐·杜牧《晚晴賦》:“倒冠落佩兮與世闊疏,敖敖兮真徇其愚而隱居者乎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