束缊請火的成語故事

拼音shù yùn qǐng huǒ
基本解釋束缊:束一扎亂麻為火把;請火:借火。比喻求助于人。
出處東漢 班固《漢書 蒯通傳》:“即束缊請火于亡肉家。”
束缊請火的典故
從前有一個婆婆誣告兒媳偷家里的肉,兒媳百口莫辯被婆婆趕出家門,只好去找鄰居大嬸幫助伸冤。大嬸深知她的為人,就想出一個辦法,拿一團亂麻到那個婆婆家去借火,說是自家的狗因為爭吃別人家的肉被咬 。婆婆知錯就去追兒媳回家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束缊請火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趁火打劫 | 清 頤瑣《黃繡球》第三回:“這一天見來的很是不少,黃通理更代為躊躇,怕的是越來越多,容不下去,而且難免有趁火打劫,順手牽羊的事。” |
長江后浪推前浪 | 元 王子一《誤入桃源》第二折:“水呵抵多少長江后浪推前浪,花呵早則一片西飛一片東,歲月匆匆。 |
一擁而上 | 錢鐘書《圍城》:“每人手提只小箱子,在人堆里等車,時時刻刻鼓勵自己,不要畏縮,第一輛新車來了,大家一擁而上。” |
心直口快 | 元 張國賓《羅李郎》第四折:“哥哥是心直口快射糧軍,哥哥是好人。” |
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| 元 無名氏《爭報恩》第三折:“那妮子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,怎當他只留支剌信口開合。” |
出頭露面 |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:“孫二娘從小出頭露面,況是過來人,慣家兒,也不害什么羞恥。” |
促膝談心 | 明 馮夢龍《古今小說 蔣興哥重會珍珠衫》:“大郎置酒相待,促膝談心,甚是款洽。” |
營私舞弊 | 清 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:“南洋兵船雖然不少,叵奈管帶……營私舞弊,那里還有公事在他心上。” |
以弱制強 | 三國·蜀·諸葛亮《將苑·將剛》:“善將者,其剛不可折,其柔不可卷,故以弱制強,以柔制剛。” |
自食其果 | 茅盾《〈呼蘭河傳〉序》:“除了因為愚昧保守而自食其果,這些人物的的生活原也悠然自得其樂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