乘人之厄的成語故事

拼音chéng rén zhī è
基本解釋乘:趁;厄:苦難。趁人家危難的時候加以要挾或陷害。
出處清·蒲松齡《聊齋志異·神女》:“子誠敝人也,不念疇昔之義,而欲乘人之厄,予過矣!”
暫未找到成語乘人之厄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乘人之厄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多才多藝 | 《尚書 金滕》:“予仁若考,能多材多藝,能事鬼神。” |
默不做聲 | 瑪拉沁夫《茫茫的草原》第三卷:“劉峰默不做聲,順著梯子下了幾階,又回身關好柜底板?!?/td> |
綽有余裕 | 先秦 孟軻《孟子 公孫丑下》:“我無官守,我無言責也,則吾進退豈不綽綽然有余裕哉?” |
尾生之信 | 《莊子·盜跖》:“尾生與女子期于梁下,女子不來,水至不去,抱梁柱而 ?!薄妒酚洝ぬK秦列傳》:“信如尾生,與女子期于梁下,女子不來,水至不去,抱柱而 ?!?/td> |
趕盡 絕 | 明 許仲琳《封神演義》:“黃天祿上馬,提槍出營,見余化曰:‘匹夫趕盡 絕,但不知你可有造化受其功祿!’” |
敏而好學 | 《論語·公冶長》:“子曰:‘敏而好學,不恥下問,是以謂之文也。’” |
薄暮冥冥 | 宋 范仲淹《岳陽樓記》:“薄暮冥冥,虎嘯猿啼?!?/td> |
魚 網破 | 《杜鵑山》第五場:“他就是張網捕魚,我也拼他個魚 網破。” |
今是昨非 | 晉 陶潛《歸去來兮辭》:“實迷途其未遠,覺今是而昨非。” |
粗服亂頭 | 南朝 宋 劉義慶《世說新語 容止》:“裴令公有俊容儀,脫冠冕,粗服亂頭皆好。時人以為玉人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