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關 將的成語故事

拼音guò guān zhǎn jiàng
基本解釋比喻不斷戰勝對手與克服困難。
出處明·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第21卷:“漢末三國時,關云長獨行千里,過五關 六將,護著兩位皇嫂,直到古城與劉皇叔相會。”
過關 將的典故
東漢末年,劉備、關羽、張飛在徐州失散后,關羽留在曹營。得知劉備在河北袁紹處,就帶領二位皇嫂去投奔,曹操不許。關羽憑自己的勇猛,連續過東嶺、洛陽、沂水、滎陽和黃河五關, 孫秀、孟坦、韓福、下喜、王植和秦琪六位戰將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過關 將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從容不迫 | 魏蘭《<浙案紀略>原序》:“當其臨事之時,從容不迫,顏色不變,尤非庸常之輩所能及。” |
親上作親 |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90回:“又聽見二奶奶說,寶玉的事,老太太總是要親上作親的,憑誰來說親,橫豎不中用。” |
落葉歸根 | 明 王世貞《鳴鳳記》第38出:“落葉歸根,豐城劍回。” |
刻骨銘心 | 唐 李白《上安州李長史書》:“深荷王公之德,銘刻心骨。” |
物腐蟲生 | 宋 蘇軾《范增論》:“物必先腐也,而后蟲生之;人必先疑也,而后讒入之。” |
口快心直 | 清 曹雪芹《紅樓夢》:“云姑娘,你如今長大了,越發心直嘴快了。” |
言而無信 | 《穀梁傳 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言之所以為言者,信也;言而不信,何以為言?” |
目不轉睛 | 晉 楊泉《物理論》:“子義燃燭危坐通曉,目不轉睛,膝不移處。” |
喜新厭舊 | 清 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:“不怕你有喜新厭舊的心腸,我自有移星換斗的手段。” |
朝令夕改 | 唐 元稹《授馬總檢校刑部尚書天平軍節度使制》:“有迎新送故之困,朝令夕改之煩,自非有為而為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