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高望重的成語故事

拼音dé gāo wàng zhòng
基本解釋道德好;聲望大。多形容老年人為人好;有名望。
出處宋 司馬光《辭人對小殿札子》:“臣竊惟富弼三世輔臣,德高望重。”
德高望重的典故
富弼,字彥國,北宋洛陽人。他出身貧寒,從小勤奮好學(xué),知識淵博,舉止豁達(dá),氣度不凡。富弼從二十六歲起開始做官。在他任職的四十多年中,他對北宋王朝盡忠職守,在處理內(nèi)政外交、邊防戍守、監(jiān)察刑獄、賑濟災(zāi)民等各種事務(wù)中,都做出了顯著的業(yè)績,因而不斷地被加官晉爵。他曾先后擔(dān)任過仁宗、英宗、神宗三朝的宰相,成為天子倚重、百官仰慕的名臣。富弼為人恭順溫和,即使當(dāng)了宰相之后,也不會仗勢欺人。每當(dāng)下屬官員或平民百姓前來拜見時,他都以禮待之。神宗熙寧五年(公元1072 年),富弼年老退休,隱居洛陽。一次,他坐轎外出經(jīng)過天津橋時被百姓認(rèn)出,人們?nèi)季蹟n在他的坐轎周圍,原本熱鬧的集市頃刻之間變得空無一人。因此,司馬光稱贊他“三世輔臣,德高望重”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德高望重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上天無路,入地?zé)o門 | 宋 釋普濟《五燈會元 法眼宗 西余體柔禪師》:“進(jìn)前即觸途成滯,退后即噎氣填胸,直得上天無路,入地?zé)o門。” |
寧為雞口,無為牛后 | 西漢 劉向《戰(zhàn)國策 韓策一》:“臣聞鄙語曰:‘寧為雞口,無為牛后。’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,何以異于牛后?” |
知無不言,言無不聽 |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49回:“此時素臣正在得君,真?zhèn)€知無不言,言無不聽。旬月之內(nèi),把在京在外貪官污吏參劾殆盡。” |
歇斯底里 | 茅盾《嚴(yán)霜下的夢》:“我聽見女子的歇斯底里的喊叫,我仿佛看見許多狼,張開了鋸樣的尖嘴,在撕碎美麗的身體。” |
河魚腹疾 | 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 宣公十二年》:“河魚腹疾,奈何?” |
千錘打鑼,一錘定音 | 郭澄清《大刀記》第十章:“千錘打鑼,一錘定音——隊長,你就決定吧。” |
名重一時 | 宋·釋惟白《續(xù)傳燈錄》卷二十七:“師住徑山時,名重一時,如侍郎張公子韶,狀元汪公圣錫少卿、馮公濟川俱問道。” |
材輕德薄 | 宋 朱熹《論臧否所部守臣狀》:“熹委是材輕德薄,不足取信,豈復(fù)更敢臧否人物。” |
九霄云外 | 元 無名氏《抱妝盒》第二折:“太子也,你在這七寶盒中,我陳琳早魂飛九霄云外。” |
朝令夕改 | 唐 元稹《授馬總檢校刑部尚書天平軍節(jié)度使制》:“有迎新送故之困,朝令夕改之煩,自非有為而為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