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利人和的成語故事

拼音dì lì rén hé
基本解釋地利:地理條件優越;人和:得人心;人心齊。地理環境和人事關系方面的條件都很有利。
出處先秦 孟軻《孟子 公孫丑下》:“天時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。”
地利人和的典故
戰國時期,有人問孟子怎樣做才能算圣主明君。孟子說只有用仁政來治理天下,因為天時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。拿打仗來舉例,敵人會利用地勢與天氣等優勢據城抵抗,如果城內居民討厭暴政,他們會紛紛起來反抗,開門迎接對方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地利人和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正本溯源 | 清·戴震《<孟子字義疏證>序》:“孔子既不得位,不能垂諸制度禮樂,是以為之正本溯源。” |
落葉歸根 | 明 王世貞《鳴鳳記》第38出:“落葉歸根,豐城劍回。” |
老奸巨猾 | 《宋史·食貨志上》:“老奸巨猾;匿身州縣;舞法擾民;蓋甚至前日。” |
放牛歸馬 | 《尚書 武成》:“乃偃武修文,歸馬于華山之陽,放牛于桃林之野,示天下弗服。” |
爭先恐后 | 明 屠勛《屠康僖公集 重建陡門橋記》:“匪公帑而樂施者爭先恐后。” |
高步闊視 | 清·袁枚《新齊諧·冷秋江》:“果見一丈夫魋肩昂背,高步闊視,持大扇擊手作拍板,口唱《大江東》,于于然來。群鬼盡散。” |
仇人相見,分外眼紅 | 謝扶民《壯族人民優秀的兒子韋拔群》:“仇人相見,分外眼紅,于是雙方的隨員就對打起來了。” |
叫化子 | 清·劉鶚《老殘游記續集遺稿》第四回:“管他有衣服沒衣服,比要飯的叫化子總強點,就算那間廚房旁邊的小房子,也怪暖和的,沒有什么不可以的。” |
危急關頭 | 王朔《一半是火焰,一半是海水》:“我對她也很好,一方面是感激她在危急關頭毫不猶豫地站在我一邊。” |
雄心壯志 | 宋 歐陽修《蘇才翁挽詩二首》:“柳岸撫柩送歸船,雄心壯志兩崢嶸,誰謂中年志不成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