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崩水竭的成語故事

拼音shān bēng shuǐ jié
基本解釋見“山崩川竭”。
出處漢·荀悅《漢紀(jì)·成帝紀(jì)》:“蜀郡本漢所興,今所起之地山崩水竭,殆必亡矣。”
暫未找到成語山崩水竭 的典故!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山崩水竭)相關(guān)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謹(jǐn)小慎微 | 漢 劉安《淮南子 人間訓(xùn)》:“圣人敬小慎微,動不失時。” |
一指蔽目,不見泰山 | 謝覺哉《關(guān)于獨(dú)立思考》:“至于全體的事,不管好處多大,總是‘一指蔽目,不見泰山’。” |
天涯海角 | 唐 呂巖《絕句》:“天涯海角人求我,行到天涯不見人。” |
簡明扼要 | 毛澤東《黨委會的工作方法》:“講話、演說、寫文章和寫決議案,都應(yīng)當(dāng)簡明扼要。” |
九霄云外 | 元 無名氏《抱妝盒》第二折:“太子也,你在這七寶盒中,我陳琳早魂飛九霄云外。” |
夫唱婦隨 | 《關(guān)尹子 三極》:“天下之理,夫者唱,婦者隨。” |
飲水思源 | 北周 庾信《征調(diào)曲》:“落其實(shí)者思其樹,飲其流者懷其源。” |
快心滿志 |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16回:“只圖一時快心滿志,不管犯世途萬種危機(jī)。” |
庖丁解牛 | 先秦 莊周《莊子 養(yǎng)生主》:“庖丁為文惠君解牛,手之所觸……” |
凡事預(yù)則立,不預(yù)則廢 | 西漢 戴圣《禮記 中庸》:“凡事豫則立,不豫則廢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