牝雞司晨的成語故事

拼音pìn jī sī chén
基本解釋牝雞:母雞;司:掌管。比喻女人掌權當政。
出處《尚書 牧誓》:“牝雞無晨。牝雞之晨,惟家之索。”
牝雞司晨的典故
商紂王進攻蘇國得到美女“妲己”,妲己看到螞蟻爬上銅火盆被燙 ,就告訴商紂王,紂王命人做兩根銅柱,把犯人綁在銅柱上,用火燒熱銅柱叫“炮烙”。周武王姬發滅掉了商朝后感慨地說老母雞一旦打鳴,家境就要衰落了。
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
※ 與(牝雞司晨)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:
成語 | 歷史出處 |
---|---|
落落大方 | 清 石玉昆《三俠五義》第69回:“杜雍卻不推辭,將通身換了,更覺落落大方。” |
燈蛾撲火 |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27回:“這賊配軍卻不是作 ,倒來戲弄老娘!正是燈蛾撲火,惹焰燒身。” |
不屑一顧 | 明 方孝儒《送吏部外郎龔彥佐序》:“夫祿之以天下而系馬千駟,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,而伊尹不屑一顧視焉。” |
謳功頌德 | 西漢·司馬遷《史記·周本紀》:“民皆歌樂之,頌其德。” |
藝高人膽大 | 清·石玉昆《三俠五義》第66回:“這正是藝高人膽大。蔣爺竟不慌不忙的答道:‘實是半路出家,何必施主追問呢?’” |
處之泰然 | 先秦 孔子《論語 雍也》:“子曰:‘賢哉!回也!一簞食,一瓢飲,在陋巷,人不堪其憂。”宋 朱熹注:“顏子之貧如此,而處之泰然,不以害其樂。” |
杜絕言路 | 《后漢書·袁紹傳》:“操欲迷奪時明,杜絕言路。” |
如法炮制 | 宋 釋曉瑩《羅湖野錄》第四卷:“若克依此書,明藥之體性,又須解如法炮制。” |
舉賢任能 | 《禮記 大傳》:“三曰舉賢,四曰使能。” |
驚心動魄 | 南朝 梁 鐘嶸《詩品》上卷:“文溫以麗,意悲而遠,驚心動魄,可謂幾乎一字千金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