冠履倒施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冠:帽子;履:鞋子。比喻上下顛倒,尊卑不分。
出處明·李贄《<忠義水滸傳>序》:“蓋自宋室不競,冠履倒施,大賢處下,不肖處上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guān lǚ dào shī
注音ㄍㄨㄢ ㄌㄩˇ ㄉㄠˋ ㄕ
感情冠履倒施是貶義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處事。
近義詞冠履倒置、冠履倒易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杯蛇幻影(意思解釋)
- 婦人醇酒(意思解釋)
- 尾生之信(意思解釋)
- 皮開肉綻(意思解釋)
- 遁入空門(意思解釋)
- 半吊子(意思解釋)
- 暴取豪奪(意思解釋)
- 凡事預則立,不預則廢(意思解釋)
- 逆來順受(意思解釋)
- 命與仇謀(意思解釋)
- 儉以養德(意思解釋)
- 經緯天地(意思解釋)
- 黃雀銜環(意思解釋)
- 一鼓作氣(意思解釋)
- 恐后爭先(意思解釋)
- 風聲鶴唳(意思解釋)
- 之子于歸(意思解釋)
- 橫七豎八(意思解釋)
- 安身立命(意思解釋)
- 饑不擇食(意思解釋)
- 意料之外(意思解釋)
- 一剎那(意思解釋)
- 滿面春風(意思解釋)
- 屨及劍及(意思解釋)
- 形形色色(意思解釋)
- 轉彎磨角(意思解釋)
- 群山四應(意思解釋)
- 妖魔鬼怪(意思解釋)
※ 冠履倒施的意思解釋、冠履倒施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一無所有 | 什么都沒有(一:一概;完全)。 |
八斗之才 | 八斗:指量多;才:才華。舊時比喻人才學豐富;詩文多而華美。 |
長夜之飲 | 指通宵宴飲。 |
頭面人物 | 指在社會上有較大名聲或勢力的人(多含貶義)。 |
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|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。 |
喔咿儒睨 | 儒睨:強笑的樣子。形容老著臉皮,強作歡顏。 |
有權有勢 | 勢:地位和權力。既有權力,又有地位。 |
性急口快 | 性子急,有話就說。 |
一鼻子灰 | 比喻碰壁或受斥責。《紅樓夢》五五回:“幸而平姐姐在這里,沒得臊一鼻子灰,趁早知會他們去。” |
十惡不赦 | 十惡:舊刑律中規定的十種重罪。指罪惡極大;不可饒恕。 |
刀耕火種 | 指把草木燒成灰當作肥料;就地挖坑播下種子。指原始的農業耕作技術。也作“火耨刀耕”。 |
凹凸不平 |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進的地方。 |
香火姻緣 | 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,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“香火因緣”。《北史·陸法和傳》:“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,豈規王位?但于空王佛所,與主上有香火因緣,且主上應有報至,故救援耳。” |
唇槍舌劍 | 嘴唇像槍;舌頭像劍。形容能言善辯;言詞犀利;針鋒相對。也作“舌劍唇槍。” |
禮壞樂缺 | 禮:社會道德、行為的規范;樂:教化的規范;缺:殘破,廢缺。形容社會綱紀紊亂,動蕩不安。 |
屢試不爽 | 屢次試驗都不錯。 |
不合時宜 | 時宜:當時的需要或時尚。不符合當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。 |
坐懷不亂 | 春秋時魯國的柳下惠將受凍的女子裹于懷中,沒有發生非禮行為。形容男子在兩性關系方面作風正派。 |
躍躍欲試 | 躍躍:急于要動的樣子。心情急切地想試一試。形容對某事情非常有興致;急切想試試。 |
一棍子打 | 比喻認為沒有絲毫可取之處而全盤否定。 |
去住兩難 | 去也不好,留也不好,左右為難。 |
為萬安計 | 為絕對安全著想。 |
足履實地 | 履:踩踏。腳踏實地。比喻實事求是,平實而不虛浮。 |
一清二楚 | 十分明白、清楚。 |
一時無兩 | 無兩:沒有第二個。即沒有可以相比的。 |
連篇累牘 | 連:連接;篇、牘:古代寫字用的竹筒和木板;累:重疊、堆積。指采用過多的篇幅敘述一件事。形容文辭冗長。 |
絕裾而去 | 絕裾:扯斷衣襟。形容離去的態度十分堅決。 |
可乘之機 | 乘:憑借;利用;機:機會。可以利用的機會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