駭人聽聞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駭:驚嚇;震驚。指使人聽了非常吃驚。
出處宋 朱熹《朱文公文集 答詹師書》:“浙中近年怪論百出,駭人聽聞,壞人心術。”
例子任聽部下逞艷于非時之候,獻媚于世主之前,致令時序顛倒,駭人聽聞。(清 李汝珍《鏡花緣》第六回)
基礎信息
拼音hài rén tīng wén
注音ㄏㄞˋ ㄖㄣˊ ㄊ一ㄥ ㄨㄣˊ
繁體駭人聽聞
正音“駭”,不能讀作“hái”。
感情駭人聽聞是貶義詞。
用法兼語式;作謂語、定語;含貶義。
辨形“駭”,不能寫作“賅”。
辨析駭人聽聞和“聳人聽聞”、“危言聳聽”;都含有“使人聽了吃驚”的意思。不同在于:駭人聽聞重在“駭”字;“聳人聽聞”重在“聳”字;“危言聳聽”則重在“言”字。
謎語謹防隔墻有耳
近義詞危言聳聽、聳人聽聞
反義詞司空見慣
英語astounding; appalling
俄語чудóвищный
日語聞く人をびっくりさせる
德語haarstrǎubend(schreckenerregend)
法語effroyable(épouvantable)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度外之人(意思解釋)
- 疾如旋踵(意思解釋)
- 寧為雞口,無為牛后(意思解釋)
- 個人主義(意思解釋)
- 難言之隱(意思解釋)
- 甕中之鱉(意思解釋)
- 畏縮不前(意思解釋)
- 節用裕民(意思解釋)
- 秋水伊人(意思解釋)
- 算無遺策(意思解釋)
- 八荒之外(意思解釋)
- 仰屋著書(意思解釋)
- 仇人相見,分外眼紅(意思解釋)
- 壽元無量(意思解釋)
- 通都大邑(意思解釋)
- 滿招損,謙受益(意思解釋)
- 懸石程書(意思解釋)
- 量能授官(意思解釋)
- 惡醉強酒(意思解釋)
- 遺世絕俗(意思解釋)
- 共為唇齒(意思解釋)
- 唇槍舌劍(意思解釋)
- 閑情逸趣(意思解釋)
- 公子哥兒(意思解釋)
- 信口開河(意思解釋)
- 斗南一人(意思解釋)
- 裊裊婷婷(意思解釋)
- 千家萬戶(意思解釋)
※ 駭人聽聞的意思解釋、駭人聽聞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將在軍,君命有所不受 | 將:將領;受:接受。將領遠征在外可以相機作戰,不必事先請戰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戰。 |
苦中作樂 | 在困苦中勉強自尋歡樂。 |
泥牛入海 | 泥塑的牛進入大海中就會化掉。比喻一去不返;杳無音信。 |
挺身而出 | 形容遇到危難時;勇敢地站出來;擔當其任。挺:挺起身來;勇敢剛毅的樣子。 |
望塵莫及 | 望見前面騎馬的人走過揚起的塵土而不能趕上。比喻遠遠落在后面。塵:塵土;莫:不;及:趕上。 |
火樹銀花 | 火樹:火紅的樹;指樹上掛滿燈彩;銀花:銀白色的花。指燈光閃亮;絢麗燦爛。 |
陳言務去 | 陳舊的言辭一定要去掉。指寫作時務必要去掉陳舊的言辭。 |
有去無回 | 只有出去的,沒有回來的。 |
取而代之 | 奪取別人的地位、權利而代替他。 |
正人君子 | 舊時指正直;有道德的人物。現多用來諷刺假裝正經的人。 |
拔茅連茹 | 茅:白茅,一種多年生的草;茹:植物根部互相牽連的樣子。比喻互相推薦,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。 |
罪上加罪 | 指罪惡更為嚴重。 |
匡謬正俗 | 糾正錯誤,矯正陋習。 |
經史百子 | 經:經學,經書,儒家經典著作。史:史學,史書。百子:諸子百家之學。舊指各個方面的很需要學問。 |
春光明媚 | 明媚:鮮艷可愛;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。 |
南征北戰,東蕩西 | 征:征戰;蕩:掃蕩。形容轉戰南北,奮勇 敵。 |
顧景慚形 | 看著身影,對自己的形體感到羞愧。謂自認不配享受某種榮譽、稱號等而感到慚愧。 |
迫不得已 | 迫:逼迫;已:停止;結束。逼得毫無辦法;不得不如此。 |
金口木舌 | 以木為舌的銅鈴,即木鐸,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。指宣揚教化的人。 |
氣味相投 | 氣味:意指思想或志趣;投:合得來。指人思想作風相同;彼此很合得來。 |
引領翹首 | 引領:伸長脖子;翹首:抬頭。伸長脖子,抬著頭。非常盼望的樣子。 |
敗德辱行 | 敗壞道德和操守。 |
進進出出 | 走進走出,穿進穿出。 |
如火如荼 | 荼:音圖。像火一樣紅;像茅草花一樣白。比喻氣勢浩大而熱烈。 |
赤膽忠心 | 赤:赤誠、真誠;忠:忠誠。形容很忠誠;有時也指非常真誠的心。也作“忠心赤膽”。 |
東道主 |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。 |
首尾兩端 | 兩端:拿不定主意。在兩者之間猶豫不決動搖不定。 |
服氣吞露 | 服氣:導引之術,即氣功。指修煉道術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