畫龍刻鵠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比喻好高鶩遠,終無成就。同“畫虎刻鵠”。
出處清 唐孫華《送吳振西北游》詩:“東箭南金誰國士,畫龍刻鵠半虛名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huà lóng kè hú
注音ㄏㄨㄚˋ ㄌㄨㄥˊ ㄎㄜˋ ㄏㄨˊ
繁體畫龍刻鵠
感情畫龍刻鵠是貶義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用于處事。
近義詞畫虎刻鵠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交淺言深(意思解釋)
- 滿腹經綸(意思解釋)
- 緣慳分淺(意思解釋)
- 有約在先(意思解釋)
- 寧為雞口,不為牛后(意思解釋)
- 可想而知(意思解釋)
- 囊螢照雪(意思解釋)
- 穩操勝券(意思解釋)
- 不翼而飛(意思解釋)
- 望而生畏(意思解釋)
- 吳頭楚尾(意思解釋)
- 互通有無(意思解釋)
- 罪上加罪(意思解釋)
- 孝子賢孫(意思解釋)
- 有血有肉(意思解釋)
- 黃耳傳書(意思解釋)
- 滿園春色(意思解釋)
- 讀書種子(意思解釋)
- 立地書櫥(意思解釋)
- 斷章截句(意思解釋)
- 落落寡合(意思解釋)
- 洗耳恭聽(意思解釋)
- 似曾相識(意思解釋)
- 昏聵無能(意思解釋)
- 走過場(意思解釋)
- 家常便飯(意思解釋)
- 慢條斯理(意思解釋)
- 致知格物(意思解釋)
※ 畫龍刻鵠的意思解釋、畫龍刻鵠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經明行修 | 舊指通曉經學,品行端正。 |
低聲下氣 | 形容說話時恭順卑微的樣子。 |
出師無名 | 謂沒有正當理由而出兵征伐。 |
匡亂反正 | 消除混亂局面,恢復正常秩序。 |
想望豐采 | 見“想望風采”。 |
鑿壁借光 | 鑿:挖。在墻上鑿一小孔,借鄰居的燈光讀書。形容家貧刻苦讀書。 |
直截了當 | 了當:干脆;爽快。干脆爽快;不繞彎子。 |
朝令夕改 | 早上發的命令;晚上就改變。形容政令多改;使人民無所適從。 |
廢書而嘆 | 因有所感而停止讀書。 |
化鴟為鳳 | 比喻能以德化民,變惡為善。鴟,貓頭鷹,古人以為兇鳥。語本《后漢書·循吏傳·仇覽》:“時考城令河內王渙,政尚嚴猛,聞覽以德化人,署為主簿。謂覽曰:‘主簿聞陳元之過,不罪而化之,得少鷹鹯之志邪?’覽曰:‘以為鷹鹯不若鸞鳳。’” |
春冰虎尾 | 踩著老虎尾巴,走在春天將解凍的冰上。比喻處境非常危險。 |
囚首垢面 | 象監獄里的犯人,好久沒有理發和洗臉。形容不注意清潔、修飾。 |
水中撈月 | 到水中去撈月亮。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;只能白費力氣。 |
一鼓作氣 | 一鼓:第一次擊鼓;作:振作;氣:士氣。作戰時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戰士的銳氣。比喻趁勁足時一下子把事情完成。 |
羊質虎皮 | 質:本性。羊雖然披上虎皮,還是見到草就喜歡,碰到豺狼就怕得發抖,它的本性沒有變。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。 |
時不我待 | 時間不會等待我們。指要抓緊時間。 |
各行其是 | 行:做;是:對的;其是:他自己認為是對的。各人按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。形容思想、行動不一致。 |
聰明才智 | 聰明:耳聰目明。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。 |
認賊作父 | 把壞人當作父親;常指賣身投靠壞人或敵人。 |
心小志大 | 辦事小心,抱負遠大。 |
天作之合 | 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結合。形容婚姻美滿稱心。也可用來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親密關系。 |
前赴后繼 | 赴:奔赴。前面的沖上去了;后面的緊跟上來。形容不斷投入戰斗;奮勇沖 向前。 |
在此存照 | 照:查考,察看。寫下字據保存進來,以作憑證 |
舉目無親 | 舉目:抬頭看。抬頭張望;沒有一個親人。形容人生地疏、孤獨無依。 |
群山四應 | 應:應和。四面群山紛紛響應。比喻一聲號召,人們群起響應。 |
爭分奪秒 | 不放過一分一秒;形容對時間抓得很緊。也作“分秒必爭”。 |
力屈道窮 | 屈:竭,窮盡;道:途徑,辦法;窮:盡。力量辦法都已窮盡。 |
平時不燒香,急來抱佛腳 | 諺語。原比喻平時不往來,遇有急難才去懇求。后多指平時沒有準備,臨時慌忙應付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