兼容并蓄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同“兼收并蓄”。
出處明·方孝孺《復鄭好義書》:“所貴乎君子者以能兼容并蓄,使才智者有以自見,而愚不肖者有以自全。”
例子王朔《一半是火焰,一半是海水》:“這種兼容并蓄的大度精神還表現在庵里僧尼共存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jiān róng bìng xù
注音ㄐ一ㄢ ㄖㄨㄥˊ ㄅ一ㄥˋ ㄒㄨˋ
繁體兼容並蓄
感情兼容并蓄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、賓語、狀語;指兼容性大。
近義詞兼收并蓄、兼收并畜
反義詞水火不容
英語absorb anything and everything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窮光蛋(意思解釋)
- 痛痛快快(意思解釋)
- 書通二酉(意思解釋)
- 開門見山(意思解釋)
- 多謀善慮(意思解釋)
- 進本退末(意思解釋)
- 寸步不離(意思解釋)
- 投石問路(意思解釋)
- 薄暮冥冥(意思解釋)
- 結駟連騎(意思解釋)
- 歸馬放牛(意思解釋)
- 敲詐勒索(意思解釋)
- 直搗黃龍(意思解釋)
- 凡事預則立,不預則廢(意思解釋)
- 命與仇謀(意思解釋)
- 對頭(意思解釋)
- 摧身碎首(意思解釋)
- 意興索然(意思解釋)
- 東施效顰(意思解釋)
- 迭床架屋(意思解釋)
- 盡誠竭節(意思解釋)
- 念茲在茲(意思解釋)
- 樂以忘憂(意思解釋)
- 坐以待斃(意思解釋)
- 心小志大(意思解釋)
- 刮目相看(意思解釋)
- 字斟句酌(意思解釋)
- 為虎作倀(意思解釋)
※ 兼容并蓄的意思解釋、兼容并蓄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逆道亂常 | 指違背道德綱常。 |
所作所為 | 指做的一切事情或全部行為。多指一些不好的行為。 |
居重馭輕 | 指人主掌握兵權以制政權。 |
零光片羽 | 比喻珍貴事物的一小部分。 |
舊地重游 | 重新來到曾經居住或游覽過的地方。 |
河魚腹疾 | 指腹瀉。 |
有去無回 | 只有出去的,沒有回來的。 |
昂首挺胸 | 昂:仰;抬起;挺胸:挺起胸膛。仰著頭;挺起胸膛。形容精神飽滿的樣子。 |
當機立斷 | 面臨緊急關頭;毫不猶豫地作出決斷。當:面臨;斷:決斷。 |
群龍無首 | 首:頭;引申為領袖。一群龍沒有領頭的。比喻沒有領頭的;無從統一行動。 |
禍國誤民 | 禍:禍害;誤:誤導,耽誤。指危害國家,誤導人民。 |
鬼鬼祟祟 | 迷信的人指鬼怪;或指鬼怪害人。形容行為偷偷摸摸;不光明正大。 |
骨肉之親 | 骨肉:骨和肉,比喻至親;親:親愛。比喻父母、兄弟、子女之間相親相愛的關系。 |
拔苗助長 | 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,急于求成,反而壞事。 |
穢德垢行 | 指自污濁其德行以避禍患。 |
不置可否 | 置:擱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說對;也不說不對。指不明確表態。也作“不加可否。” |
錯落有致 | 致:別致;有情趣;錯落:參差交錯;致:情趣。形容事物的布局雖然參差不齊;但卻極有情趣;使人看了有好感。 |
刻不容緩 | 刻:片刻;容:容許;緩:延緩;耽擱。一刻也不容許延緩。形容形勢十分緊迫。 |
羊質虎皮 | 質:本性。羊雖然披上虎皮,還是見到草就喜歡,碰到豺狼就怕得發抖,它的本性沒有變。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。 |
立地書櫥 | 比喻人讀書多,學識文博。 |
盡誠竭節 | 誠:忠誠。節:氣節,義節。竭盡自己全部的忠誠和義節。亦作“盡節竭誠”、“盡心竭誠”、“盡忠竭力”、“盡忠竭誠”、“盡忠竭節”、“竭忠盡節”。 |
斗南一人 | 斗南:北斗星以南。指天下,海內。指天下絕無僅有的人才。形容品德或才識獨一無二。 |
會少離多 | 相會少,別離多。感慨人生聚散無常或別離之苦。 |
樂以忘憂 | 由于快樂而忘記了憂愁。 |
舉目無親 | 舉目:抬頭看。抬頭張望;沒有一個親人。形容人生地疏、孤獨無依。 |
拼得一身剮,敢把皇帝拉下馬 | 剮:古代酷刑,割肉。比喻再難的事,拼著一 也敢干下去。 |
倒載干戈 | 倒:把鋒刃向里倒插著;載:陳設,放置;干戈:古代的兩種兵器,泛指武器。把武器倒著放起來,比喻沒有戰爭,天下太平。 |
小巫見大巫 | 巫:舊時裝神弄鬼替人祈禱為職業的人。原意是小巫見到大巫,法術無可施展。后比喻相形之下,一個遠遠比不上另一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