結纓伏劍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結纓:系上帽帶;伏劍:拔劍自刎。比喻為維護正義而獻身。
出處春秋·魯·左丘明《左傳·哀公十五年》:“子路曰:‘君子 ,冠不免。’結纓而 。”
例子南朝·梁·江淹《獄中上建平王書》:“常欲結纓伏劍,少射萬一。”
基礎信息
拼音jié yīng fú jiàn
注音ㄐ一ㄝˊ 一ㄥ ㄈㄨˊ ㄐ一ㄢˋ
繁體結纓伏劍
感情結纓伏劍是中性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賓語、狀語;用于處事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顯山露水(意思解釋)
- 聞風而動(意思解釋)
- 肝髓流野(意思解釋)
- 卑諂足恭(意思解釋)
- 空空蕩蕩(意思解釋)
- 藝高人膽大(意思解釋)
- 取長補短(意思解釋)
- 學而時習之(意思解釋)
- 牛口之下(意思解釋)
- 三人行,必有我師(意思解釋)
- 口快心直(意思解釋)
- 以身試法(意思解釋)
- 云天霧地(意思解釋)
- 下臨無地(意思解釋)
- 度己失期(意思解釋)
- 拔苗助長(意思解釋)
- 比眾不同(意思解釋)
- 理直氣壯(意思解釋)
- 縱橫天下(意思解釋)
- 刻不容緩(意思解釋)
- 聰明反被聰明誤(意思解釋)
- 鳳協鸞和(意思解釋)
- 公子哥兒(意思解釋)
- 苦口婆心(意思解釋)
- 背鄉離井(意思解釋)
- 今古奇觀(意思解釋)
- 人盡其才(意思解釋)
- 轉彎磨角(意思解釋)
※ 結纓伏劍的意思解釋、結纓伏劍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師心自是 | 師心:以心為師。指固執己見,自以為是。 |
新仇舊恨 | 新仇加舊恨。形容仇恨深。 |
白費心機 | 白費心思,形容徒勞無益。 |
鷗鳥不下 | 鷗鳥不愿飛下來。比喻察覺他人將傷害自己,加倍防范。 |
如履薄冰 | 好像踩著薄薄的冰。比喻在危險的境地而提心吊膽。 |
物腐蟲生 | 東西腐爛了才會生蟲。比喻禍患的發生,總有內部的原因。也比喻本身有了弱點,別人才能乘機打擊。 |
說一不二 | 指說話算數;說了就不更改。 |
壞法亂紀 | 破壞法制和紀律。 |
野沒遺賢 | 見“野無遺賢”。 |
親上成親 | 謂原是親戚,又再結姻親。 |
主明臣直 | 主:君主。君主圣明,臣下也就正直。 |
白發蒼蒼 | 蒼蒼:灰白色。形容年邁而頭發花白。 |
無關緊要 | 緊要:急切的,重要的。不重要,不會影響大局。 |
各盡所能,按勞分配 | |
倒裳索領 | 索:搜尋、尋求。把衣裳倒過來尋找領口。比喻辦事抓不到要點。 |
各行各業 | 泛指所有的人所從事的各種行業。 |
理直氣壯 | 直:正確、合理、充分;氣壯:氣勢旺盛。理由正確、充分;說話的氣勢就很盛。 |
美人遲暮 | 原意是有作為的人也將逐漸衰老。比喻因日趨衰落而感到悲傷怨恨。 |
一竅不通 | 竅:洞;這里指心竅。一竅都不是貫通的。比喻什么都不懂;閉塞、愚鈍。 |
穩如泰山 | 穩:穩固。穩固得像泰山一樣。形容極其穩固;不可動搖。 |
斗南一人 | 斗南:北斗星以南。指天下,海內。指天下絕無僅有的人才。形容品德或才識獨一無二。 |
春寒料峭 | 料峭:形容初春的微寒。形容早春微帶寒意;刺入肌骨。也作“料峭輕寒”、“料峭春寒”。 |
眾口鑠金,積毀銷骨 | 鑠金:熔化金屬;積毀:積累的毀謗;銷骨:熔化骨頭。眾人的言論能夠熔化金屬,紛紛而來的毀謗足以致人于 地。比喻輿論力量的強大。 |
諸如此類 | 許多像這種類型的。指與上述同類的。諸:一些;許多;如:像。 |
蕩然無余 | 蕩:洗滌;蕩然:干凈的樣子。全都毀壞,消失盡凈。形容原有的東西完全失去或毀壞。 |
轟轟烈烈 | 轟轟:像聲詞;形容巨大聲響;烈烈:火焰盛燃的樣子。形容聲勢浩大;氣勢雄偉。 |
橫拖倒扯 | 猶橫拖倒拽。 |
頭上末下 | 第一次,初次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