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言令色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靜:安靜;令:和善。指用花言巧語和媚態來迷惑他人。
出處東漢 班固《漢書 翟方進傳》:“兄宣靜言令色,外巧內嫉。”
例子靜言令色,即巧言令色。清·王念孫《讀書雜志·漢書十三》
基礎信息
拼音jìng yán lìng sè
注音ㄐ一ㄥˋ 一ㄢˊ ㄌ一ㄥˋ ㄙㄜˋ
繁體靜言令色
感情靜言令色是貶義詞。
用法作謂語、定語;指人的言行。
近義詞巧言令色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混世魔王(意思解釋)
- 手锏(意思解釋)
- 窮途潦倒(意思解釋)
- 無法無天(意思解釋)
- 陳言務去(意思解釋)
- 有去無回(意思解釋)
- 不分青紅皂白(意思解釋)
- 龍騰虎躍(意思解釋)
- 藏形匿影(意思解釋)
- 救經引足(意思解釋)
- 表里如一(意思解釋)
- 粗制濫造(意思解釋)
- 異途同歸(意思解釋)
- 不開口(意思解釋)
- 沖鋒陷陣(意思解釋)
- 舉世無敵(意思解釋)
- 孜孜不倦(意思解釋)
- 散言碎語(意思解釋)
- 輕重緩急(意思解釋)
- 時運亨通(意思解釋)
- 眾所瞻望(意思解釋)
- 轉彎磨角(意思解釋)
- 群山四應(意思解釋)
- 連車平斗(意思解釋)
- 飽學之士(意思解釋)
- 久假不歸(意思解釋)
- 一時無兩(意思解釋)
- 息跡靜處(意思解釋)
※ 靜言令色的意思解釋、靜言令色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縫衣淺帶 | 寬袖大帶是古代儒者的服飾,借指儒者。 |
一路風塵 | 形容旅途辛苦。 |
奇花異草 | 罕見的奇異的花草。比喻美好或稀少的東西。 |
任人唯親 | 任:任用。唯:只。任用人不管德才怎樣;只用和自己關系親近的。 |
兄弟鬩于墻,外御其侮 | 鬩:爭吵;墻:門屏。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,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內部雖有分歧,但能團結起來對付外來的侵略。 |
余波未平 | 指某一事件雖然結束了,可是留下的影響還在起作用。 |
匡亂反正 | 消除混亂局面,恢復正常秩序。 |
河魚腹疾 | 指腹瀉。 |
不三不四 | 不像這也不像那。即不像樣子;不倫不類。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樣子。 |
匡謬正俗 | 糾正錯誤,矯正陋習。 |
斗水活鱗 | 語本《莊子·外物》:“周昨來,有中道而呼者。周顧視車轍中,有鮒魚焉。周問之曰:‘鮒魚來!子何為者邪?’對曰:‘我,東海之波臣也。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?’”后因以“斗水活鱗”比喻得到微薄的資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。 |
各盡所能,按勞分配 | |
珍樓寶屋 | 珍奇的樓閣,華麗的房屋。指富麗豪華的建筑物。 |
心煩意亂 | 心情煩躁;思緒紛亂。形容內心煩悶焦躁。煩:煩躁;意:心緒;心思。 |
白首之心 | 老年時的壯志。 |
遺世絕俗 | 遺世:遺棄世間之事。脫離社會獨立生活,不跟任何人往來。 |
通今達古 | 同“通今博古”。 |
風聲鶴唳 | 唳:鶴鳴聲。風吹的響聲和仙鶴的叫聲。形容驚慌失措;或自相驚擾。 |
刻不容緩 | 刻:片刻;容:容許;緩:延緩;耽擱。一刻也不容許延緩。形容形勢十分緊迫。 |
一竅不通 | 竅:洞;這里指心竅。一竅都不是貫通的。比喻什么都不懂;閉塞、愚鈍。 |
知往鑒今 | 鑒:借鑒。了解過去作為今天的借鑒。 |
胡支扯葉 | 見“胡枝扯葉”。 |
金口木舌 | 以木為舌的銅鈴,即木鐸,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。指宣揚教化的人。 |
通時合變 | 同“通權達變”。 |
認賊作父 | 把壞人當作父親;常指賣身投靠壞人或敵人。 |
各人自掃門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 | 比喻不要多管閑事。 |
坐以待斃 | 待:等待;斃: 。坐著等 。指無力抗爭或不想抗爭。 |
月兒彎彎照九州,幾家歡樂幾家愁 | 九州:指全中國。月亮普照全中國,而人間苦樂不同,少數人過著吃喝玩樂奢侈豪華的生活,好多人卻過著饑寒交迫的苦日子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