局促不安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局促:也作“侷促”;或“跼促”;拘束;不自然。形容舉止受約束、不自然、不安靜的樣子。
出處明 馮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第12回:“昭公雖不治罪,心中怏怏,恩禮稍減于昔日。祭足亦覺跼蹐不安,每每稱疾不朝?!?/p>
例子只見文老爺會在那里,臉上紅一陣,白一陣,很覺得局促不安。(清 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十三回)
基礎信息
拼音jú cù bù ān
注音ㄐㄨˊ ㄘㄨˋ ㄅㄨˋ ㄢ
繁體侷促不安
正音“促”,不能讀作“cǔ”。
感情局促不安是中性詞。
用法聯合式;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、狀語;形容舉止拘束,心中不安。
辨形“促”,不能寫作“足”。
辨析局促不安和“忐忑不安”;都包含“心中不安”的意思。但“忐忑不安”指心神極為不安;常形容緊張、驚慌或擔擾的心情;局促不安指心神不安外;還指舉止拘謹不自然。常形容緊張、驚訝的神態。
近義詞忐忑不安、坐立不安
反義詞無拘無束、落落大方
英語like a cat on hot bricks(hot under the collar)
俄語не находить себе места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青出于藍(意思解釋)
- 因材施教(意思解釋)
- 以小見大(意思解釋)
- 紫陌紅塵(意思解釋)
- 先聲奪人(意思解釋)
- 舉重若輕(意思解釋)
- 仇人相見,分外眼紅(意思解釋)
- 半路出家(意思解釋)
- 慷慨悲歌(意思解釋)
- 歸十歸一(意思解釋)
- 花言巧語(意思解釋)
- 目不斜視(意思解釋)
- 黃雀銜環(意思解釋)
- 風急浪高(意思解釋)
- 將伯之呼(意思解釋)
- 室邇人遙(意思解釋)
- 流里流氣(意思解釋)
- 通俗易懂(意思解釋)
- 舞刀躍馬(意思解釋)
- 春去冬來(意思解釋)
- 美人遲暮(意思解釋)
- 東施效顰(意思解釋)
- 穩如泰山(意思解釋)
- 天作之合(意思解釋)
- 雅俗共賞(意思解釋)
- 單刀直入(意思解釋)
- 主人翁(意思解釋)
- 面如土色(意思解釋)
※ 局促不安的意思解釋、局促不安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及時應令 | 與季節時令相適應。 |
失魂喪膽 | 形容極度恐慌。 |
望塵莫及 | 望見前面騎馬的人走過揚起的塵土而不能趕上。比喻遠遠落在后面。塵:塵土;莫:不;及:趕上。 |
取長補短 | 吸取別人的長處;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。 |
戒驕戒躁 | 戒:警惕;防備;躁:性急;警惕驕傲;防備急躁。 |
氣充志驕 | 謂心滿意得,驕傲自大。 |
香草美人 | 舊時詩文中用以象征忠君愛國的思想。 |
窮家富路 | 指居家應節儉,出門則要多帶盤纏,免遭困窘。 |
辭簡意足 | 簡:簡要;足:充實,完備。文詞簡要而內容充實。 |
廣闊天地 | 指可以發揮作用做出成就的廣大領域 |
古色古香 | (陳設、器物或藝術品)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調。古香:古書畫散發出的氣味。 |
角巾素服 | |
之 靡二 | 同“之 靡它”。 |
語不驚人 | 語:言語,也指文句。語句平淡,沒有令人震驚的地方。 |
敲詐勒索 | 依仗權勢或抓住別人的把柄;采取威脅手段索取錢財。 |
己溺己饑 | 亦作“己饑己溺”。語出《孟子·離婁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饑者,由己饑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?!焙笠蛞浴凹耗缂吼嚒被颉凹吼嚰耗纭敝^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,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。 |
禍國誤民 | 禍:禍害;誤:誤導,耽誤。指危害國家,誤導人民。 |
妻兒老小 | 指全家人。用在表示家族負擔。 |
不治之癥 | 治不好的病、絕癥。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或無法改正的弊端、錯誤。 |
赴湯蹈火 | 赴:去;走向;湯:開水;蹈:踩。投入沸水;踏上烈火。比喻奮不顧身;不避艱險。 |
有血有肉 | 有生命;有活力;形容文藝作品形象生動;內容充實。 |
惡醉強酒 | 強:硬要。怕醉卻又猛喝酒。比喻明知故犯。 |
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|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極,混一天算一天,沒有積極主動的精神。 |
面有難色 | 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。 |
珠還合浦 | 合浦:漢代郡名,在今廣西合浦縣東北。比喻東西失而復得或人去而復回。 |
鮮血淋漓 | 淋漓:不停往下滴落的樣子。形容鮮血流淌不止。 |
身敗名裂 | 地位喪失;名聲敗壞。現在也形容干了壞事;遭到徹底失敗。 |
迫不得已 | 迫:逼迫;已:停止;結束。逼得毫無辦法;不得不如此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