絕仁棄義

意思解釋
基本解釋絕、棄:放棄。指放棄世俗倡導(dǎo)的仁義,回復(fù)到人的本性。這是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。
出處《老子》第十九章:“絕圣棄智,民利百倍,絕仁棄義,民復(fù)孝德。”
基礎(chǔ)信息
拼音jué rén qì yì
注音ㄐㄩㄝˊ ㄖㄣˊ ㄑ一ˋ 一ˋ
繁體絶仁棄義
感情絕仁棄義是貶義詞。
用法作賓語、定語;指無為而治。
字義分解
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
- 魑魅魍魎(意思解釋)
- 功虧一簣(意思解釋)
- 稀里嘩啦(意思解釋)
- 流離瑣尾(意思解釋)
- 心有余而力不足(意思解釋)
- 炒魷魚(意思解釋)
- 殘花敗柳(意思解釋)
- 前因后果(意思解釋)
- 窮途潦倒(意思解釋)
- 南轅北轍(意思解釋)
- 一擁而上(意思解釋)
- 當(dāng)機立斷(意思解釋)
- 視微知著(意思解釋)
- 仇人相見,分外眼紅(意思解釋)
- 拉大旗作虎皮(意思解釋)
- 躡手躡腳(意思解釋)
- 擦肩而過(意思解釋)
- 壽元無量(意思解釋)
- 經(jīng)緯天下(意思解釋)
- 神采奕奕(意思解釋)
- 不翼而飛(意思解釋)
- 歸馬放牛(意思解釋)
- 生 有命(意思解釋)
- 拔茅連茹(意思解釋)
- 抱恨黃泉(意思解釋)
- 對頭(意思解釋)
- 敢不承命(意思解釋)
- 心曠神怡(意思解釋)
※ 絕仁棄義的意思解釋、絕仁棄義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。
相關(guān)成語
成語 | 解釋 |
---|---|
痛痛快快 | 馬上,毫不猶豫。盡情。 |
學(xué)然后知不足,教然后之困 | 學(xué)習(xí)之后,才知道自己的缺點;教學(xué)以后,才知道自己的知識貧乏。 |
烽火連年 | 烽火: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。比喻戰(zhàn)火或戰(zhàn)爭。指戰(zhàn)火連年不斷。 |
不正之風(fēng) | 不正當(dāng)?shù)纳鐣L(fēng)氣。 |
出師無名 | 謂沒有正當(dāng)理由而出兵征伐。 |
光前耀后 | 光前:光興前業(yè)。光耀祖先,造福后代。 |
鬼瞰其室 | 謂鬼神窺望顯達富貴人家,將禍害其滿盈之志。 |
功成名就 | 功:功業(yè)。就:達到。功績?nèi)〉昧耍曇灿辛恕?/td> |
云天霧地 | 比喻不明事理,糊里糊涂。 |
遁入空門 | 遁:逃遁;空門:指佛教,因佛教認(rèn)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。指出家。避開塵世而入佛門。 |
化鴟為鳳 | 比喻能以德化民,變惡為善。鴟,貓頭鷹,古人以為兇鳥。語本《后漢書·循吏傳·仇覽》:“時考城令河內(nèi)王渙,政尚嚴(yán)猛,聞覽以德化人,署為主簿。謂覽曰:‘主簿聞陳元之過,不罪而化之,得少鷹鹯之志邪?’覽曰:‘以為鷹鹯不若鸞鳳。’” |
親上成親 | 謂原是親戚,又再結(jié)姻親。 |
敷衍了事 | 敷衍:將就應(yīng)付;不認(rèn)真。了:了結(jié)。將就應(yīng)付地把事辦了。指做事不認(rèn)真;缺乏責(zé)任心。 |
扶搖直上 | 扶搖:迅猛盤旋而上的旋風(fēng)。乘著大旋風(fēng)之勢一直上升。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線上升。有時也比喻官職提升得很快。 |
命與仇謀 | 仇:仇敵。命運使自己經(jīng)常與仇人打交道。形容命運不好,常遇挫折。 |
不治之癥 | 治不好的病、絕癥。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或無法改正的弊端、錯誤。 |
百步穿楊 | 百步:一百步以外;楊:指楊樹的葉子。在百步之外射穿一片選定的楊樹葉子。形容射箭技巧嫻熟。 |
赴湯蹈火 | 赴:去;走向;湯:開水;蹈:踩。投入沸水;踏上烈火。比喻奮不顧身;不避艱險。 |
淡泊以明志,寧靜以致遠(yuǎn) | 淡泊:恬淡寡欲;寧靜:安寧恬靜;致:達到。不追求名利,生活簡樸以表現(xiàn)自己高尚的情趣;心情平穩(wěn)沉著,才可有所作為。 |
著手成春 | 著手:動手接觸。指詩歌格調(diào)自然清新。后比喻醫(yī)術(shù)高明。 |
通今達古 | 同“通今博古”。 |
叫苦連天 | 一聲接一聲地訴苦。 |
善善惡惡 | 稱贊善事,憎惡壞事。形容人區(qū)別善惡,愛憎分明。 |
快人快語 | 快:爽利;直爽。爽快人說爽快話。 |
裊裊婷婷 | 裊裊:柔美貌;婷婷:美好貌。形容女子姿態(tài)柔美。 |
切樹倒根 | 比喻徹底。 |
笑貌聲音 | 笑貌:表情;聲音:談吐。指人的言談、態(tài)度等。 |
從天而降 | 天上掉下來的。 |